簡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人民日報社《娛樂時尚》雜志主編。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涉獵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路風行》,中篇小說《五天半的戰爭》、《父親》、《水波無痕》、《拐個彎再走》,短篇小說《回歸》、《七月》、《尹小亮的流水時光》,長篇系列故事《海貝貝》,長篇報告文學《陽光校園拒絕暴力》等。獲得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巨人中長篇兒童文學獎、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等。
至今,我還記得30多年前的那個清冽的早晨,我在樓道里偶然發現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時的激動與恐懼。那時,還在“文革”的喧囂中,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成了“毒草”,我們無書可讀。不知從哪天起,一個消息在悄悄流傳,說是有一本叫《第二次握手》的長篇小說非常好看,描寫的是愛國知識分子為理想和事業奮斗的故事,但這是一本手抄的書,而且已經被戴上了“反動”的帽子,寫的人要被抓起來,看的人也要被抓起來。小小年齡但渴望閱讀的我,心里蠢蠢欲動。
想不起來,那天怎么會早早起床,早早出去,就在打開屋門的時候,我一眼看見了那本放在樓道邊的黑色硬面抄,心頓時怦怦亂跳起來。我連忙打開,五個大大的鋼筆字撲面而來――《第二次握手》,我驚慌得一下子逃回屋里,并將硬面抄藏進了枕頭。一直等到父母都去上班了,我才鎖上門,戰戰兢兢地把硬面抄拿了出來。上面沒有任何署名,不知是誰寫的,也不知是誰抄的。我趕在父母下班回來前看完了全書。當我沉浸在書里時,所有的害怕和顧慮都不復存在了,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至今記得最后一頁上有前面看過的人的一些留言,說這是一本追求光明的書,說看過的人要繼續傳遞下去,因為這是在傳遞火炬。我被這本書所打動,也被這些留言所打動,在我掩上黑色硬面抄的時候,心里真像燃起了光明的火焰。那天晚上,我一直無法入睡,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我悄悄地開門出去,把書放回到樓道里,我心里默念著,希望早點有人將書取走。果然,我再次出門時,已不見了書的蹤影,而后,樓里有越來越多的人說起了這本書……
多少年過后,在報紙上看到有關“漂流書”活動的報道時,我忽然想起少年時代在動亂日子里閱讀《第二次握手》的往事,心想,那不就是一本漂流書嗎?現在想來,這是黑暗歲月里怎樣一幅讓人溫暖的圖景,人們通過書所傳遞的是信念,是理想,是信任。既然有過這樣的日子,我不相信這一切會徹底泯滅。所以,我懷著一份堅定的信念,讓我的書加入到漂流的行列。那天,我將我寫的一本書悄悄地放在了上海人民公園的一張長凳上,我不知道我的書將漂向哪里,但我相信它總在漂流的路上,相信它會漂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手中。我在書的封面上貼了個標簽,上面寫道:“這是一本漂流書,如果你看完了,請你再把它放在公共場所,讓下一個人閱讀。閱讀是一種快樂,希望這本漂流書能給你帶去快樂,也希望你將這樣的快樂帶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