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三腳架進場
事實上,我從未在夜晚拍攝過這樣的實景演出,來到現場后,才發現它和平時的夜景攝影大不相同。如何才能完美地記錄這場演出呢?我暗暗慶幸自己帶了三腳架。盡管“印象劉三姐”中燈光運用得很多,但幾乎都是為營造各種意境而打出的多位投射光。這類光線只能說比月光更亮一點,要是沒有三腳架的幫助,即便采用再高的ISO值,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
觀察環境,提前設置
為了獲得更好的視角,我把自己的座位和后面的一位觀眾調換了一下,不然太靠前了(唉,普通票就這樣,要是還有Money我一定會買最上層的貴賓票)。“印象劉三姐”的階梯式觀眾座位前后空間很足,擺放三腳架完全沒有問題。為了準備得更充分,我找_位正在出售演出表的MM詢問了演出的具體情況。MM告訴我,演出的主場在舞臺中央的水面上,前臺也有一些演出,因此我決定用中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天色漸漸黑了,舞臺中央的投影屏幕上開始播放演出序幕。我趕緊將鏡頭對準屏幕,使用相機的M檔不斷地手動調節光圈與快門,在液晶屏上選擇最佳的曝光組合。如果你的相機不具備手動設置功能,可將拍攝模式調為夜間拍攝并關閉閃光燈。
閃光燈無用慎用高ISO
演出開始了,觀眾席上閃光燈一片亂閃,其實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使用閃光燈只能使照片的效果更差。因為舞臺距離觀眾席最近的地方也有20米左右,而閃光燈的有效距離只有幾米,所以使用閃光燈只能破壞現場的光影效果,給照片帶來一堆白斑。由于我的相機穩定地架在三角架上,因而關閉閃光燈并采用低ISO信(可減少照片的噪點,并為后期處理留下余地)進行拍攝,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抓好瞬間,避免遺憾
“印象劉三姐”不愧為實景演出中的精品!整場演出高潮迭起,尤其是眾多漁民撐著竹筏在舞臺中央穿梭的時候,讓我充分領略到了漓江之美。由于整個演出場面都在不停地運動著,精彩多在一瞬間,因此抓好提前量,是拍好照片的關鍵。找到這一竅門后,我將鏡頭對準實景,半按快門預先對焦,然后等待精彩的那一刻出現……。如果你的相機快門有一些延遲,那么提前按快門很重要,當然,普通的數碼相機在夜間抓拍運動場景時總會出現一些模糊的現象,我們大可不必失落,只要周圍的環境清晰可見,哪怕演員出現虛影也無所謂。其實,很多專業攝影師還會特意拍攝這種照片,以體現動感。
巧用光線,組合拍攝
“印象劉三姐”的美不僅體現在演出編排上,更體現在舞臺環境的設計上。演出現場充分模擬了晴、煙、雨、霧和春、夏、秋、冬等不同的自然氣候,創造出神奇的視覺光影魅力。如果不能將這些精彩拍進照片,將很難展現“印象劉三姐”最真實的一面。為了更好地拍攝,我采用了RAW照片文件格式,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后期在電腦中能夠通過白平衡調節,將色彩調整到最佳狀態。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這種功能,那選擇夜間拍攝模式就顯得很重要了,最好關閉電子防抖功能,依舊使用低ISO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