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本文,你可以了解到:
1.優化,有可能會過猶不及。
2.如何超頻CPU,才能避免硬件損壞的慘劇發生。
3.如何合理超頻顯卡,尋找性能與穩定的平衡點。
硬件優化,多么熟悉的詞語。對于許多電腦用戶來說,也許將電腦抱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其進行優化。誠然,適度地優化能夠提升硬件性能,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失為一道免費的大餐。但不知諸位想過沒有,如果優化過度,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危機呢?俗話說“物極必反”拼命壓榨電腦潛力,也許會將它推向一條不歸路。
加壓過度,CPU超頻的惡夢
加壓過度危險性 ★★★★
導致后果 輕則頻繁出現死機、藍屏等現象,重則損壞CPU。
解決措施 將電壓降低至合理范圍。
筆者有一位朋友,今年購置了一套CPU為AM2 Sempron 2800+的電腦。在購機之后,覺得CPU的速度不甚理想,于是就想到了超頻。朋友采用各種方法,將外頻提升到了320MHz,主頻提升到了2.5GHz(Sempron 2800+的默認主頻為1.6GHz,外頻為200MHz)。確實,在超頻之后,電腦的運行速度提升了許多,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死機,藍屏等問題的大量出現。究其根源就是朋友為了追求極限超頻,把CPU電壓調得過高所致。

其實,這還是一個比較幸運的案例。在筆者接觸的人群中,就有不少用戶是因為對CPU加電壓超頻,最后導致CPU出現永久性損壞(圖1)。筆者并不是反對超頻,但是在超頻的過程中,把握一個適當的程度非常重要。
1.莫貪心,超頻切記適可而止
在對CPU超頻時,首先要了解自己CPU的具體性能如何,以及超頻潛力有多大。一般來說,同一系列的CPU中,頻率最低的產品的超頻潛力比較大。
其次,超頻時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過度超頻,忽視了超頻的最終目的:在保持系統穩定性和部件質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CPU潛能。筆者建議,將CPU的超頻幅度控制在40%以內,會相對安全一些。
2.須牢記,提升電壓有危險

如果說,對超頻幅度的把握不當,有可能會帶來死機等麻煩。那么,對CPU電壓提升不當,則可能會引發CPU燒毀的“人間慘劇”。有相當多的用戶在超頻失敗后,總喜歡用調高CPU電壓的方法來增強超頻能力(圖2)。但在這么做的同時,如果不注意電壓調節的幅度,就無疑是置CPU的安全于不顧,隨時都可能導致CPU“犧牲”或者系統嚴重不穩定。
其實,只要知道一個“安全區”,將CPU的電壓控制在“安全區”之內,就可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一般來說,請將CPU電壓提升的幅度控制在0.1V之內(個別CPU的電壓提升幅度可以稍高)。如表l所示,筆者列舉了幾款主流CPU的默認電壓以及安全電壓,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般安全電壓”并不是CPU的極限電壓,而是指加壓幅度如果不超過該電壓,一般來說是比較安全的。此外,雖然將CPU的電壓控制在“一般安全電壓”以內是比較安全的,但大家在加壓的同時還是必須保證讓CPU擁有一個較佳的散熱環境。
失去節制,顯卡超花屏

加壓過度危險性 ★★★
導致后果 出現花屏、玩游戲死機等現象。
解決措施 有針對性地超頻,將顯卡溫度控制在合適范圍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把尋找“壓榨”對象的目光放到了顯卡身上。不僅僅是用戶將顯卡購回家之后要超頻,就連廠商也用超頻作為顯卡推廣的賣點之一。但顯卡超頻真的是沒有危險,能超多少就可以超多少嗎?其實未必如此。
筆者的一位朋友,就是“聽信讒言”,在將顯卡超至極限頻率之后導致了顯卡的永久損壞,總是出現極為嚴重的花屏(圖3),哪怕是將顯卡的頻率降低,也無法恢復正常了。而這種核心損壞的顯卡,廠商也不會提供質保。

看了上文,也許有人會覺得顯卡超頻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這種想法也有些偏頗。其實,只要將顯卡的頻率以及溫度控制在一個安全范圍內,就完全不必擔心出現硬件損壞的情況。
那么,這一個安全范圍到底有多大呢?如表2所示,筆者收集了部分主流顯卡芯片所能承受的溫度范圍,大家可以利用Rivatuner等軟件來檢測顯卡的溫度情況。運行Rivatuner(http://work.newhua.com/pcd),如圖4所示點擊顯卡參數旁邊的三角形標志,選擇“Hardware monitoring”即可打開溫度監控界面(圖5)。在這里,可以通過曲線來監視一段時間內的顯卡溫度狀況,對于需要了解顯卡“健康”狀態的朋友來說,是再方便不過的了。
在文章的最后,筆者提醒大家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請了解一個概念一一現在絕大多數的顯卡都能針對不同的應用環境提供不同的核心/顯存頻率。因此,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升為顯卡超頻,在不需要的時候為顯卡降頻。其次,筆者建議不要太過于追求測試分數,一切都要以實際應用為準。最后,請盡量不要為顯卡加電壓超頻。現在許多網站上都流行通過加電壓的方式提升顯卡的超頻性能,這種方式并不可取。顯卡很有可能在高電壓、高頻率下進行高負荷工作時一命嗚呼(圖6),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