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工具均提供打包下載
我們的閃盤上只有實用的工具軟件是遠遠不夠的,U3閃盤、WinPE閃盤,讓自己的使用習慣和重要資料可以隨時應用到各處電腦上。
U3閃盤
市面上有一種高端的U3閃盤,內含了一個簡單的“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完全獨立于硬盤上的操作系統而存在,我們可以在這個移動的“操作系統”上安裝一些常用的軟件。這些U3版的軟件同樣也會把用戶的信息保存在閃盤上,不會把數據寫入硬盤操作系統的存儲對象(如注冊表、系統目錄等)。從而實現個人專屬操作環境在不同計算機上無縫、透明地切換。
雖然這種閃盤比較實用,但價格比一般的閃盤要貴一些。其實,只要我們手上有一塊足夠容量的普通閃盤,就可以通過相應的工具來實現U3閃盤的模擬,不僅節約了資金,也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小巧簡潔Ceedo
下載地址:http://www.ceedo.com
漢化下載:http://www.newhua.com/soft/51852.htm
Ceedo算是個頭最小也是使用最簡單的一款U3閃盤模擬軟件,安裝完后占用的空間也不過3MB,此時的閃盤根目錄下會多出Autorun.exe、Autorun.inf等文件,以及Ceedo和My Documents文件夾。My Documents是存放用戶個人文檔的文件夾;當我們進入Ceedo文件夾,就會發現它的目錄結構和我們硬盤操作系統所在分區的結構很類似,也有Program Files、Windows這樣的文件夾。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什么U3盤號稱是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了吧,它的所有軟件設置、用戶文檔等等,都是存放在閃盤中。
STEP1進入“我的電腦”點擊閃盤圖標,操作系統會自動運行Autorun.exe(需要把移動存儲的自動運行選項打開)并彈出一個菜單來讓我們選擇進行何種操作。
STEP 2選擇“啟動Ceedo”后,程序會開始進行初始化(如果我們選擇了“在這個電腦上啟動Ceedo AutoDetect”,下次我們插Au3盤的時候選擇菜單就會自動彈出,而不用再去點擊驅動器圖標來啟動)。
這個初始化過程可能會比較長,而且會導致有主動防御功能的殺毒軟件報警,請一一跳過。
STEP3初始化完成后,系統托盤處會出現一個ceedo的圖標,任務欄上方也會顯示一個控制條。只要點擊托盤圖標或者控制條最中間的按鈕即可彈出一個“開始菜單”來,外觀和Windows的開始菜單極為相似,所以使用起來點都不會感到陌生。
我們啟動該菜單上的IE后會發現,瀏覽器窗口的右上角也會多出一個ceedo的圖標。如果打開“歷史”欄你還會發現這個IE根本沒有存儲我們過去的上網記錄,它的歷史記錄完全是獨立的(存放在閃盤)。難道Ceedo-在閃盤中放入了一個IE?非也!我們通過Process Explorer就能看到,Ceedo啟動的這個瀏覽器根本就是我們硬盤系統中的。Ceedo采用了底層掛接,使IE把各種信息都寫入到閃盤的Ceedo文件夾,而不是Windows系統中,這也就是剛才啟動Ceedo時殺毒軟件會報警的原因了。
STEP4盤為了使我們的閃盤具有一定的個性,ceedo允許我們進行一些基本的“設置”,如外觀、熱鍵等等。而“InstallAnything”則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功能,它可以讓我們把那些普通的應用程序安裝到閃盤上。
開源免費PortableApps SuiIe
下載地址:http://portableapps.com
通過上面的描述,大家已經能夠大概了解U3閃存盤的工作原理了?,F在再看看最龐大的一款U3閃盤模擬軟件——PortableApps Suite。PortableApps Suite簡稱PAS,是一個開源且免費的軟件(Ceedo和后面介紹的MojoPac在30天的試用期后是需要購買才能繼續使用)。
這個龐然大物之所以如此臃腫,是因為它不僅集成了瀏覽器、聊天工具等常用軟件,還包含Topen Office辦公軟件,安裝時間也相應的增加到了15分鐘以上。閃盤容量較小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最精簡的基礎版,安裝下來也不過1MB而已(標準版安裝完后體積接近300MB)。
STEP1在運行PortableApps Suite安裝包后第一步同樣是選擇閃存盤的位置,安裝過程是漫長的,你可以泡上一杯咖啡^-^。
STEP2難熬的等待過去之后,我們終于能夠一睹它的尊容了。其實PortableApps Suite的基本界面和Ceedo區別并不大,也類于“開始菜單”,只是位置在靠近桌面右側的地方。
STEP3由于PortableApps Suite本身就集成了大量的工具,不需要掛接Windows系統中的應用程序,因而在運行速度上感覺要比Ceedo快一些。在所配的工具中,基本也是以開源軟件為主,瀏覽器是便攜版的Firefox,郵件客戶端是Thunderbird,還有聊天工具Gaim、移動版的殺毒軟件ClamWin以及word的替代品Open Office Writer等等。如果你不滿意某個自帶的軟件,可以直接到PortableApps Suite安裝分區的PortableApps文件夾下將其刪除。而在開始菜單中選擇“Options→Install a New App”即可彈出安裝軟件對話框。不過,在PortableApps Suite中安裝的軟件都是經過特殊定制的(后綴名是pafexe),一般來說最好去PortableApps Suite的官方網站下載(http://www.portableapps.com/apps)。那里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列表供我們選擇,除了網絡工具、媒體播放軟件外,還有像7-Zip這樣的實用性較強的小工具。
功能強悍MOjoPac
下載地址:http://www.mojopac.com
漢化下載:http://www.hanzify.org/index.php?Go=Show::ListlD=11296
最后,該輪到最強悍的MojoPac登場了。MojoPac的安裝和前兩者無太人的區別,安裝后體積也只有50MB,比PortableApps Suite要小得多。可一旦安裝完成之后,MojoPac的獨一無二便立即顯現了出來。
STEP1首次運行,將彈出一個設置框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等等,接下來還會詢問是否要將電腦中的媒體文件導入閃盤。
STEP2選擇完畢之后,MojoPac即刻切換進了全屏模式,并使用Windows2000那樣的登錄框進行登錄,同時開始了長達數分鐘的初始化,就如同剛剛裝完Windows時初始化用戶設置那樣。但若是第二次使用,MojoPac則不用初始化,而是彈出對話框詢問是否要從硬盤上把數據同步到閃存盤,隨后才會出現啟動選項。
STEP3終于進入了MojoPac的工作界面,一個全新的“桌面”!桌面的頂部是一個控制條,使用“切換”鍵可以方便地在主機和MoioPac桌面之間進行切換,就如同是在使用虛擬機軟件一樣。使用控制條最右側的“一”按鈕可以自動隱藏該工具條,而“×”按鈕則可以快捷地關閉MojoPac系統(必須先注銷才能關閉MojoPac并彈出閃存盤)。
打開“我的電腦”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的主機驅動器全部都在(只有C盤和閃存盤能訪問),但進入C盤后一眼就能發現,這絕不是主機的C盤。其實,這就是閃盤,當前運行的這個虛擬操作系統不正是在我們的閃盤中么?
現在,你大概能夠體會MojoPac的強大之處了吧一一它把我們的硬盤操作系統完整地虛擬出了一份副本,且獨立于主機操作系統而存在。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主機中各種軟件的注冊表項都不復存在了,不管是軟件設置也好,個人信息也罷,我們在MoioPac中所做的任何操作都不會影響到主機系統。
筆者在MojoPac中隨便運行了幾個程序,然后切換到主機系統下使用ProcessExplorer查看,發現情況和前面提到的Ceedo截然不同,我們完全找不到這些程序所對應的進程。能看到的只有MojoPac本身所對應的3個進程,共占用了30MB的內存。再次切換進M0joPac,運行任務管理器,這里同樣也找不到主機中正在運行的軟件進程。由于這種特殊的表現,我們完全可以把MojoPac看作是一臺虛擬機或者是影子系統,而不像Ceedo那樣,只是一個單純的程序啟動菜單。
至此,MOjoPac的優勢已經不言而喻了。不過,它的缺點也不能不提,那就是運行速度太慢!本來在閃盤中運行程序就已經不快了,而MojoPac在此基礎上還要完全虛擬出一個桌面環境,其運行速度就可想而知了。就筆者自己的感受而言,的確要比Ceedo和PortableApps Suite更難以忍受。
WinPE系統
在DOS日益老卻的時代,WinPE已經成為我們系統維護的首選系統。一般而言,我們能直接找到的WinPE系統都是光盤版的ISO文件,直接燒錄進CD就能啟動了。如果想要把WinPE放進閃盤改怎么呢?根據筆者的經驗來看,制作閃盤版WinPE有三個要素:第一,在本機的啟動設備中加入閃盤一項;第二,要使閃盤具有引導的能力,至少要能先啟動DOS;第三,就是WinPE的制作了。
制作可啟動閃盤的首選工具當然就是USBOOT,推薦大家把閃盤格式化為ZIP模式,這樣啟動之后閃盤盤符為“A:”而不會是“C:”,兼容性也比較好。不過,1GB以上的閃盤并不能被USBOOT格式化為ZIP,只能選擇HDD模式。
此外,還要在開機時按Del進入BIOS,在啟動設置中把首選的啟動設備改為USB啟動,如果主板BIOS有具體選項(USB-FDD、USB-ZIP或者USB-HDD),必須要配置為先前格式化閃盤所選的類型。
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某些閃盤并不能被USBOOT成功格式化。沒關系,不妨試試其他的閃盤啟動制作工具,比如HP USB Disk Storage Format Tool就能格式化USB盤(USB-HDD格式)并附加簡單的DOS啟動功能。另一個替代品則是FlashBoot,我們可以使用它來創建帶有FreeDOS的可啟動閃盤(uSB-HDD格式)。
裝XwinPE系統
在制作完啟動盤之后,我們可以--先重啟驗證一下證是否能夠啟動到DOS,若已確認無誤則可加入winPE文件了。這里推薦一位熱心網友制作的WinPE文件包(下載地址:http://www.51files.com/?15EKHONCZ3U24KA24XMJ)。
STEP1首先刪除剛才制作啟動盤時在閃存盤留下的所有文件(可能含有隱藏文件),這些都是啟動DOS系統必須的文件,現在我們不再需要了。
STEP2接下來,把WinPE壓縮包中的NTBOOT.EXE復制到硬盤中,啟動命令行工具并執行“NTBOOT x:”(x為閃盤盤符)寫入windows NT的引導信息(用于運行NT Loader)到閃盤扇區。隨后我們會看到“Installation Completed!Pleasecopy NTLDR to this volume.”的提示,這表明我們已經安裝成功了。
STEP3將壓縮包WinPF文件夾中的全部文件復制到閃盤根目錄,這里面就有用于加載PE系統的NTLDR(NT Loader)。重啟后經過一小會兒的鏡像加載和啟動時間,我們就進入WinPE的桌面了。這個PE系統包含了不少常用的工具,非常實用。至于運行速度嘛,筆者感覺可以用“飛快”來形容哦。
雨林木風PE工具箱
下載地址:http://soft.vlmf.com/down load.php?sid=882did=1034s=O.html
再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可用于閃盤啟動的WinPE系統
雨林木風PE工具箱。這個工具安裝后會把WinPE系統復制到硬盤,用于雙系統啟動,不過我們可以把它復制到閃盤上改造使用。
STEP1首先,把剛才生成的閃存盤中的內容全部清空,但不要格式化(格式化會去掉已經生成的引導信息)。
STEP2進入硬盤的系統分區,把先前安裝《雨林木風PE工具箱》之后生成的BOOT.INI、BOOTFONT.BIN、NTDETECT.COM、NTLDR、phldr、winnt.siL ylph.1st、ylphpe.is_這幾個文件和YlmF_PH這個文件夾一起復制到閃盤。去掉BOOT.INI的只讀屬性,然后打開記事本進行編輯,刪除那些與硬盤操作系統有關的項目,最終保留結果如右所示。
STEPS3保存BOOT.INI,并重新添加只讀屬性。雨林木風工具包不僅包括了WinPE系統,而且還增加了DOS系統和GHOST。
我們可以在WinPE系統下直接運行硬盤上的卡巴斯基進行殺毒(在安裝《雨林木風PE工具箱》時會自動解壓到D盤的AVP60UT文件夾),系統已經做了初始化和注冊,無須安裝。
直接復制WinPE鏡像
下載地址:http://newdisk.cn/?lucida
最后再給“懶人”們提供一個方法,不用去格式化閃盤和寫入引導信息,而是直接復制別人做好的WinPE鏡像,用來復制的工具當然就是Ghost了(需要11.0版)。
下載下來的鏡像是分割壓縮在三個RAR包中的,首先需要解開到某個文件夾(解開后有119MB,比前兩個鏡像稍大一些),然后再調用Ghost來進行“鏡像一分區”的恢復式拷貝。注意,該鏡像為USB-ZIP格式,請在BIOS中做相應的調整。除了WinPE本身,以上提到的閃盤工具。筆者同樣已經為各位打好了包,下載地址為http://work.newhua.com/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