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將來臨,這個學期在計算機上保存的電影,在暑假期間也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了。看著自己這臺顯示器,心里直犯嘀咕,這顯示器也能看大片?干脆用家里的42英寸液晶電視來看電影吧!
環肥燕瘦,TV-OUT你選誰?
回家以后,立刻將電腦搬進客廳,心里想著用液晶電視看高清電影,感覺肯定超棒!但是,準備將電腦與電視連接時,傻了!平時一直沒有注意,家里的液晶電視居然有多種視頻接口,S-Video接口、色差接口、VGA接口和HDMI接口,那到底該用什么接口好呢?
1.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適
不行,既然已將電腦搬回家,當然要用最合適的接口看電影。打開電腦,上網查閱各種有關電腦與高清電視連接的資料。細心研究后,終于有了些眉目。
到底哪種接口合適呢?對比一下效果就明白了。目前,主流模擬接口有S-Video接口和色差接口,主流數字接口方面,HDMI可以說是非常火熱,干脆用這兩種接口進行測試吧。到家電商場買S-Video連接線(15元左右)、色差連接線(30元左右)、HDMI連接線(40元-200元)和DVI轉HMDI轉接頭(30元),馬上回家測試—下效果!
2.一切以事實為依據
經過近3個小時對比后,發現色差與HDMI兩種效果最出色,通過S-Video在畫面的解析度方面完全無法與它們相比,畫面中甚至還有輕微的馬賽克現象,對于畫面的表現度也不夠理想。而色差在色彩方面的表現自然,色調溫和,非常適合觀看高清視頻,長時間使用也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作為高清接口的引領者,HDMI接口高解析度的優勢明顯,畫面清晰銳利,整體層次感不錯。雖然只是通過DVI轉HDMI進行輸出,但畫面整體的質量并沒有下降多少,效果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
通過這三種輸出類型的比較,自己更加偏好于HDMI接口,如果采用1080P格式的片源來進行比較,HDMI的優勢相信會更加明顯。
精雕細琢,最佳效果調出來
將電視與電腦成功連接后,開始播放電影時,發現了問題。電腦桌面沒有在電視屏幕中完全展開,畫面四周有一些空白。查閱資料后,才知道液晶電視并不等同顯示器,還需要調節顯卡驅動設置。
在桌面空白處點擊鼠標右鍵,依次選擇“屬性”→“設置”→“高級”→“顯示芯片”,選擇“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進行調整。由于大部分顯示器采用4:3顯示比例的分辨率模式,液晶電視則采用16:9分辨率模式,因此,需要在用戶自定義選擇中將分辨率和刷新率調整至液晶電視所能夠支持類型,例如選擇1280×720的分辨率以后,畫面率隨即在液晶電視完美的表現出來。
分辨率設置好后,剩下一些畫面色彩、亮度之類的自定義調節。有些人喜歡暗一點的畫面,認為這樣更具膠片效果;有些人喜歡明亮的畫面,這樣才能表現出高清畫面的清晰度。由于各自的愛好不同,用戶可以通過顯卡驅動程序調節自己偏愛的色彩。
在“色彩校正”設置中,能夠對亮度、對比度、灰度和圖像銳化等參數進行調整,這樣也能夠讓電影的畫面更加合適的自己的胃口,觀看高清大片的時候也更加的賞心悅目。
經過這一天的折騰,終于實現電腦客串家庭影院,這個暑期也不會感覺無事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