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數碼相機拍照,有時會發現拍出的照片偏色,不是偏紅就是偏藍,甚至照片中的人物還變成了“青面”,很是難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要知道現場的環境可是很正常的……
白平衡,不可不知的設置
之所以我們用數碼相機拍出的照片會出現偏色的現象,是因為我們的眼睛會對環境光線做出修正,但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卻沒有這種功能。因此,我們在拍攝時必須對它輸出的信號進行校正,而這種校正就是設置白平衡。所謂的白平衡,就是指無論環境光線如何,仍然把“白”(包含各種色光的全色光)定義為“白”的一種功能。這種說法比較抽象,它需要一大堆與色溫相關的例子來說明,簡單點說它就是通過調整,使在各種光線下所攝照片的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相同的一種功能。
從零開始,全面掌握白平衡的設置
一、不可過分依賴
自動白平衡一般來說,數碼相機都內置了自動白平衡系統。不過它也有失效的時候,譬如拍攝夕陽時,由于太陽光線已經很弱了,因此數碼相機會把夕陽溫暖的色溫誤判斷成室內,于是會補償畫面的藍色。這樣夕陽的紅色減少,原有的溫暖氣氛便喪失殆盡。還有像過年過節拍攝煙火時、拍攝雪地時、拍攝微距時,以及在蒙蒙細雨和光線極強的環境中,自動白平衡都容易失效。
因此,在比較特殊的環境下,我們需要自己來設置數碼相機的白平衡。
二、用好白平衡模板
目前市面上的數碼相機幾乎都預置了一些白平衡模板,拍攝時只需要根據當時的環境來選擇就行了(如圖1)。這些模板多用小圖形標志來表示:太陽標志的使用環境為晴天,光源為太陽;云彩遮擋太陽的標志代表使用環境為陰天或多云天氣;長方形周圍散發光芒的是熒光燈標志,使用環境自然是熒光燈照明;燈泡標志即指以前常見的那種白熾燈的照明環境……
在晴天模板下,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會加強圖像的黃色;如果在室內拍攝,使用熒光燈或白熾燈模板,白色物體會加強藍色。如果我們在晴天室外拍攝,誤把白平衡設置在白熾燈模板下,畫面色彩就會變得很藍,人物膚色發青。即便是在室內拍攝,如果光線充足時使用了白熾燈模板,也同樣會出現色彩偏藍的情況。反之,如果我們在室內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使用晴天模板,則整張照片的色彩就會偏黃。
三、學會手動設置白平衡
現在還有不少數碼相機額外提供了進一步設置的手動白平衡功能,其原理為在拍攝環境下實地測量白色物體的色溫,以此將數碼相機的白平衡調整到最佳。事實上,這是專業攝影者廣泛采用的方法。其設置方法為:首先,找一個白色參照物,最好是一張純白的紙,將數碼相機的變焦鏡頭調整到最近,將白平衡設置到手動;然后,鏡頭對準白紙,調整鏡頭直至整個屏幕為白色,按下白平衡調整按鈕,數碼相機即可開始測量環境色溫(如圖2)。當然,如果你想專業一點,還可以采用18%灰板,這個照相器材店和部分沖印店有賣(如圖3)。不同品牌的數碼相機手動設置白平衡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大體操作步驟都差不多,有些甚至更傻瓜,只需要將鏡頭對準白色物體,按下按鈕即可。
亡羊補牢,電腦處理白平衡
看了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都能靈活運用數碼相機的白平衡功能了。但是,萬一拍出白平衡效果不太理想的照片,怎么辦?這時可以利用電腦進行后期處理。大多數的圖像處理軟件都帶有色彩平衡的調節功能,而且調節方法基本相同。下面推薦操作最為傻瓜的《光影魔術手》。
第一招:手工調節。先用《光影魔術手》打開照片,點選“調整”菜單中的“RGB色調”項。然后,根據照片的偏色情況,進行色彩的調節。調節方法為拖動平衡桿中的滑塊,調整紅色、綠色、藍色,直到照片色彩正確即可。
第二招:自動調節。點擊“調整”菜單中的“自動白平衡”項,它就可以自動為輕微偏色的照片校正色彩。如果你的照片偏色嚴重,也可以選用“調整”菜單中的“嚴重白平衡錯誤校正”項。
以上調節方式它還集成到了一個“白平衡一指鍵”窗口中,在這里可以更快捷地調節白平衡(如圖4)。
1.如果我們選擇了手動白平衡設置,一定要記住在變更了拍攝環境后,要根據新環境的光線再進行設置。否則,數碼相機會照上一次的參數進行拍攝,從而造成照片偏色。
2.出去攝影時,最好隨身攜帶一張白紙,以便拍照之前手動測量色溫。
3.如果你想拍出一些具有另類效果的照片,不妨試著反向使用白平衡。在晴天時想把天空拍得更藍,就選擇陰天或者其他非晴天的模板;在夕陽下想把天空拍得更紅,就選擇晴天模板……
4.拍攝夜景,很多時候都是多種光源混合,所以正確的白平衡有時反而會失去現場氣氛,此時我們可以試著選擇晴天模板進行拍攝。附:用好白平衡的小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