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拿到本期雜志的時候,想來已在準備過春節了吧?趁這個難得的假日,玩玩仰慕已久的游戲,看看“心儀多時”的高清電影是不錯的主意。許多朋友為了得到更為酣暢淋漓的體驗,都會壓榨一下家里的老電腦,但哪里有“壓榨”,哪里就有“反抗”。如果操作不當,就會讓電腦“一命嗚呼”,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危害電腦生命安全的殺手存在吧。
說到總線頻率,也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Intel的前端總線FSB。其實,AMD處理器同樣有總線,它就是HyperTransport(以下簡稱HT)。HT雖然也叫做總線,但是有區別于Intel的FSB。它是一種為主板上的集成電路的互連而設計的端到端總線技術,它可以在內存控制器、磁盤控制器以及PCI總線控制器之間提供高的數據傳輸帶寬。
作為AMD處理器的FSB,HT和外頻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HT=外頻×倍數(圖1),也就是說,目前大部分外頻為200MHz的AMD處理器的HT均為1000MHz。不過,HT在主板中是可以設置的,一般來說主板默認的選項是Auto,這也表示著HT會隨著外頻的提高而提高。
因此,在超頻的時候,需要調節HyperTransport的倍數來保證系統的穩定。一般主板都提供從1到5的選項,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nForce4主板外頻×倍數的結果不得超過1200MHz;同理,C51 /C61主板外頻×倍數的結果不得超過1500MHz(nForce4主板所能承受的極限HT頻率為1200MHz,C51/C61系列主板的極限頻率在1500MHz左右)。如果超出這一限制,電腦會出現無法啟動或運行死機等問題。
自從AMD推出了集成內存控制器的Athlon 64處理器,內存的時序就成了AMD平臺超頻玩家,在調教系統性能時的必調選項之一。但大家知道嗎,在進入AM2時代之后,內存時序對性能的影響變小了。
我們通常說的內存參數都由是4位數字組成(比如4-4-4-12),其中第一位的CL參數對性能的影響最大,此后的兩個參數Trcd和Trp對性能的影響依次遞減,最后一項Tras對性能幾乎就沒有多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人家如果要修改參數的話,只須將CL值調低1個數值即可。如果過度調節,會讓系統嚴重不穩定。
此外,許多人都認為將內存時序設為1T比設為2T要好,殊不知由于AM2處理器對內仔的時序并小敏感,所以使用AM2處理器的用戶完全沒有必要追求1T時序。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請AM2處理器用戶將內存時序設為2T,這么做能讓你的系統更穩定(圖2)。
各個配件的互相干擾,的確是令人頭疼的事情,畢竟大部分用戶很難考慮到一些細節問題。在這里,筆者建議大家屏蔽多余的主板接口。進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項,在這里可以看到與主板接口相關的設置選項,包括SATA Mode、Secondary MasterUDMA、Secondary Slave UDMA、SATA1/2、SATA3/4、RAID Enable等。在每個選項中,均有Enabled和Disabled兩個選項可供選擇。這里需要將不用的接口,比如“SATA3/4”或“Fourth IDE”設置為“Disabled”(圖3)。
此外,還需要注意一個參數——PCI總線頻率,它也和系統的穩定性息息相關。如圖4所示,將其鎖定為102MHz以下即可。過高的PCI總線頻率,會造成系統的不穩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