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InteI的雙核CPU醋睿E6300(以下簡稱E6300)可謂出盡了風頭。隨著E4300/PE2140/PE2160等CPU的推出,有的人就開始打上了修改CPU,讓E4300/PE2140/PE2160變成“E6300”的主意。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CPU免費升級,不妨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么做的。
雖然一直都對扣肉(酷睿的呢稱)E6300垂涎三尺,但礙于囊中羞澀,筆者在升級電腦的時候還是只選擇了俗稱“排骨”的PE2160。每看到網上關于E6300的評測,心里頭就像貓抓一樣的難受。看著自己這塊“簡化”版扣肉,不由得動了提升它性能的念頭。
PE2160變身前奏曲
眾所周知超頻是提升CPU性能最快捷的方法,但由于Intel的945芯片組有10%的超頻限制,許多廠商為了破解這一限制都修改了硬件線路設計,從而導致在超頻的時候主板PCI-E總線頻率無法鎖定。由于總線頻率較高,很有可能會遇到無法熱啟動、找不到硬盤以及顯卡過熱等問題。
直接超頻這條路走起來十分坎坷,因此我就準備另辟蹊徑,直接動手“硬”改造cPU,讓PE2160一舉變為“E6300”甚至是“E6600”。不過我所采用的辦法相當簡單,只需要用導電銀漆做—點點涂抹即可。
大賺幾百塊,CPU大變身
筆者的第DIY水平并不算高,因此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技術術語也覺得頭疼。雖然在網上搜到了一大堆關于PE21xx/E4x00觸點的定義說明,但卻沒有精力去咀嚼這些乏味的東-西。好在有一高手朋友才做過類似的修改,在他的指點下,我才明白原來只需知遭CPU上兩個觸點的位置就行了。
1 切記切記,認清觸點
本次修改的關鍵,就是找到CPU上那兩個觸點的位置。在Intel的官方資料中顯示,有四個觸點“掌控”了CPU的外頻大權。不過筆者本次所要修改,只是其中兩個觸點而已。只需修改這兩個觸點,就可以讓主板在開機的時候犯“迷糊”,將PE2160認成是更“高階”的CPU,從而實現性能提升的目的。
2 簡簡單單,戰前準備
考慮到CPU的保修問題,筆者選用了導電銀漆來作為本次修改的主力軍(小瓶的導電銀漆價格在10~18元左右)。導電銀漆是一種含有銀粉的膠狀物,在干涸的狀態下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此外,還需準備一根大頭針或者小的縫衣針、一包紙巾以及無水乙醇——如果涂抹導電銀漆失誤,可以用紙巾和無水乙醇擦除(導電銀漆和無水乙醇可在當地電子市場或者淘寶網購買)。
3 實戰操作,“排骨”變“扣肉”
現在市面和淘寶上能買到的導電銀漆,大多采用了類似于醫院里皮試針筒的封裝形式。第一次使用需要大幅度來回抽拉十幾下,使銀粉和膠體充分混合。此外,還需把針筒里面的開頭一段擠掉不用(這段導電性較差)。
在做完準備工作后,擠少許導電銀漆在紙上,然后用縫衣針蘸一點在CPU反面的觸點上涂抹。在涂抹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千萬不要讓導電銀漆接觸到其他觸點。多涂抹幾次,以保證連通,修改后的效果如圖4所示。
在涂抹完畢后,需要讓導電銀漆風干(導電銀漆只有在干涸的狀態下才能夠導電)——如果想讓導電銀漆快速風干,可以用電扇或者電吹風的冷風擋來幫忙。筆者使用電吹風的冷風擋對著CPU吹了幾分鐘后,用針觸碰涂好的導電銀漆,發現已經變硬。至此,整個修改工作全面完成。
心動,感受新“扣肉”威力
將改版“扣肉”裝上電腦,第一次開機的過程比較慢,耐心地等待片刻。然后進入BIOS,恢復出廠模式,主板會自動識別CPU。進入系統,運行CPU-Z,頻率一切正常。跑跑測試之后發現修改后的性能提升不少,讓人備感欣慰。在這里,筆者提醒大家注意,不推薦使用945GZ/GC主板的用戶進行修改,這么做可能會導致系統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