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陽光里看風景——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或是黃昏的漫天晚霞我們總可以看到那些精靈般的光線在空中舞出唯美的年爾茲。這樣的時刻,最讓攝影愛好者迷戀,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舉起相機迎向太陽,去感受陽光帶來的神奇。
在充滿靈性的光線中,讓我們去尋找那些躍動的色彩和心情,拍出美妙的逆光作品吧!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采用逆光拍攝花朵是比較常見的攝影手法之一。因為陽光的照射,可以提高物體的亮度和飽和度,特別是諸如花瓣、樹葉,甚至昆蟲的翅膀等透光物體,在逆光中能夠呈現出美麗的光澤,顯得更加通透。

所以,這張照片,我沒有按慣例用光線勾勒出輪廓光,而是幾乎完完全全地迎著太陽,營造奔向太陽的感覺。但由于正逆光下,有大量的明亮光線進入鏡頭,連遮光鏡也抵擋不住,不可避免的形成了鏡頭眩光,而加深了灰度,減弱了色彩效果。不過,這些光暈,如果應用得當,也會為照片增添別樣趣味。拍攝時,我用對角線的結構,讓花與花骨朵將太陽半包圍起來,光暈斜穿整張照片,來增強視覺沖擊力。
瀘沽湖的陽光,能曬得人骨頭發酥。接近正午時分,整個湖面在強烈的陽光中閃耀,而岸邊的兩棵樹像一對情人一樣偎依,整個畫面極具美感。我故意把相機略微向下傾斜,將明亮的太陽和天空排除在取景框之外,整個畫面只保留了樹和湖岸的剪影,以波光粼粼的湖面為背景,保證了整體的干凈簡潔。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拍攝這種逆光剪影,需要對前景(樹)進行對焦,對背景(湖面)進行測光。
很多人以為逆光只適宜拍攝那些透光的物體,其實巧妙運用逆光拍攝不透光的物體,往往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陽光照射在不透明且凹凸不平的石頭上,突出了石頭的質感,照片頗有點“點石成金”的感覺。因為是逆光,圖像的反差會比正常情況下高出許多,而這種反差對諸如石頭、混凝土、樹皮和金屬等被攝體的表面,有著非常強的表現力。
其實逆光拍攝中很多時候使用的是側逆光,尤其是一早一晚,不僅是風光攝影的黃金時段,也是逆光攝影的最佳時機。因為這時候的色溫和光線角度都最為理想。例如這張日出時的照片,逆射的光線照射在同樣屬于透光物體的煙霧和那棵紅葉樹上,很好地烘托出氣氛和意境。草草為了拍攝這張照片,從凌晨五點一直守候到太陽從天邊跳出那一瞬間。

拍攝時,我使用點測光,對房屋進行測光,這樣,山巒、村落和河水的層次也更為豐富。
很多人害怕逆光拍攝人物照,因為,太容易拍出看不見臉的失敗作品。不過如果能合理利用逆光,卻也能拍出與眾不同的人像照。
照片中的少女是我在川藏路上搶拍的,體態優美的少女緩步走在吊橋上,金黃的麥子從背簍縫里灑落出來,在空中飛舞,金光點點。為了能夠表現出這個細節,在構圖上我舍棄了同樣泛著金光的屋頂谷場,使被攝主體在吊橋后空曠的深墨色背景中凸顯出來。同時,我對少女面部進行測光,這樣少女臉部的色調正常,再通過放緩快門來強調動感和運動趨勢,使空中的麥谷輪廓光更為理想。黃昏的時候,穿著暗紅和橙黃色衣服的喇嘛們熱火朝天地勞動著,整個場景很有魅力。可是,或者是為了防曬,喇嘛們也都是背對太陽做事,害得我怎么照都是逆光。逆光人像,輔助照明是相當必要的,然而,對于站在高臺上的他們,打閃光燈意義不大,反光板更是想都不要想,于是我就索性拍個剪影好了口
照片主要突出被攝物的優美形態,高反差與簡潔的線條使照片極富視覺沖擊力。仔細看這張圖,是不是有點像自由女神和總統山的結合?呵呵。
過折多山口時,下面的公路在強逆光中猶如一條白練,非常漂亮。可是最佳的拍攝地點已被搶占,于是草草決定不如另辟他徑。我退到山口的經幡前,用柱子做適當的遮擋,以經幡作為畫框,使相機處于陰影處,巧妙避開強烈的太陽,這樣既較好的調節了光的強度,又增加了作品的藝術魅力。拍攝時選擇天空或者淺色的物體作為背景,以拉大明暗反差,突出剪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