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家重點抽查美祛斑產品,而國家工商總局也確定了將祛斑產品廣告作為重點監管的目標,一時,傳媒傳來名牌品種100%及格;一時,美白祛斑化妝品汞含量超標的文章又冒于網絡。轉眼間將跨到07年,驀然回首,一切盡在燈火闌珊處。
祛斑市場購銷紛擾的根本原因
女人到了25歲以后,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減慢,黑色素無法正常排解,而在角質層沉積形成斑點,形成黃褐斑、黑斑和色斑:陽光對皮膚的傷害有積累性,年輕時怎么曬都沒問題,年紀稍大時斑點就悄悄浮現了;生活緊張,作息無規律性,引致自身抵抗力下降,內分泌失調,令體內自由基活化,增加黑色素異常分泌;使用化妝品不當,很多化妝品中含有過量的汞和重金屬成分,令肌膚遺留斑點。歐萊雅研究部近日公布的“中國人皮膚類型學”報告顯示:中國女性在皮膚老化過程中,首先表現出來的是色斑問題。祛斑產品的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統計資料顯示,13億人口的中國.祛斑美容產品每年的市場份額已超過100億元。祛斑產品,在二類以下市場銷量十分驚人,深圳夢仟妮、柔迪祛斑王在投入少量廣告的情況下,市場網絡很快遍布全國,年利潤在千萬元以上。2001行業權威雜志曾揭示了一種現象在九十年代,每隔1~2年都會有一個美白祛斑產品快速崛起,(如93年的奇妙換膚霜,95年的重慶雨水,96年的蘭貴人、丁家宜,98年的索膚特)伴隨著這種旺銷,整個護膚品領域都有較大的增幅。
目前市場上祛斑產品主要特點
近年來,國內美白、祛斑類產品已成為護膚品中的主流產品之一。十幾年前,人們大多是使用“增白粉蜜”一類的物理遮蔽性美白產品修飾自己的皮膚,如今此類產品作為低檔、過時的品種已淡出城市、轉入村鎮。目前市場上的祛斑美容產品以國外各大化妝品公司研發的美白祛斑產品為主,利用高科技提取植物精華配合新興的維生素制劑,直接作用于面部肌膚,讓其有效成分滲透到皮膚基底層,還原分解已有的黑色素,活化細胞,淡化面部斑點。從外涂抹擦精華素,到內服口服液,以及最近興起的中藥面膜,產品劑型、花樣、概念不斷翻新。
以下成分廣泛應用于祛斑產品中,其功效受到美容界的一致公認,對肌膚有良好的祛斑作用:植物生化:如甘草、熊果苷、桑葚、綠茶、木瓜及人參等可深入肌膚內層,排除新陳代謝廢物和游離基,抑制并淡化黑色素,成分天然,對于肌膚具有保養作用。蜂膠:蜂膠有著非常悠久的祛斑歷史,它在加快角質層的脫落及促進表皮更新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成份無法比的。維生素C、防曬劑等也具有祛斑作用。
北京日用化學研究所2000年對北京化妝品市場的調查分析,美白、祛斑類產品涉及50余種,既有寶潔、聯合利華等大公司的品牌,也有一些中小企業的產品,他們分別對這些產品的美白成分、功效、價格、市場占有率等進行分析。調查結果表明,當今美白、祛斑類產品市場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知名品牌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美白類護膚品中,銷售量較高的均是一些大企業的知名品牌,如寶潔(廣州)公司生產的“玉蘭油”系列、聯合利華(上海)公司生產的“旁氏”美白系列、資生堂(北京)公司生產的“歐伯萊”美白產品、深圳麗斯達公司生產的“小護士”美白產品、上海家化生產的“美加凈和”“清妃”系列等等。這些銷售排名在前10位的產品的市場份額占到整個市場的60%以上,引導著整個美白產品市場的發展潮流。
第二,絕大多數產品的配方中使用了復合美白成分。目前的產品,單獨使用任何一種美白成分,都很難達到令人十分滿意的美白、祛斑效果。因此,復合使用美白劑已成為當今美白產品配方開發的潮流之一。例如:迪奧(上海)公司生產的美白護膚露中同時加入了維生素C、熊果苷和甘草酸鹽三種美白成分;上海鄭明明公司生產的“青春之蜜”晚霜中含有海藻提取物、溶角蛋白酶、水棘油等美白組分。
第三,產品成系列進入市場已成趨勢。在此次調查的50余種美白、祛斑類產品中,約85%是以系列產品的形式在市場上銷售的。有些系列產品包括洗面奶、潤膚水、膏霜、乳液、精華素等,品種十分齊全。美白產品系列化的優勢在于配方思路統一,不同產品之間的功能互相協調,有利于整體美白效果的充分發揮。例如“旁氏”美白系列產品包括:美白潔面乳、美白潤膚露(白天用)、天然潤白膏(晚上用)、天然潤白抗皺眼霜、天然潤白精華液等多品種。
第四,越來越多的產品中使用了天然美白成分。與過去相比,現在的許多美白、祛斑類產品中都添加了天然美白成分,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天然成分是甘草提取物與胎盤提取液。如“歐伯萊”美白產品中添加了牛胎盤提取液、胎盤素、五加皮萃取液等天然成分;“妮維雅”美白防護日霜中加有甘草精華;“羽西”天然潤白膏配方中加有甘草精華、葡萄籽提取液、桑樹根及天然水藻:“雅芳”美白系列產品中也含有甘草提取物、胎盤素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