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戰爭讓女人走開”這句話在美軍中已經不再適用。現在。美軍中流傳的是,“戰場上沒有女人,只有軍人!”
從2002年開始,先后有15.5萬美軍女兵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服役。這幾年來,已經有68名女兵在伊拉克陣亡,將近500名女兵身負重傷。雖然女兵陣亡人數不到美軍在伊拉克陣亡總數的千分之三,但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過去60年歷次戰爭中女兵陣亡數字的總和。至今,美國法律仍禁止女兵參加直接的地面戰斗,因此在步兵、裝甲兵和炮兵部隊中還沒有出現女兵的身影。但是這并沒有減少女兵在伊拉克的傷亡。“伊拉克并不是傳統兩軍對峙的戰場。伊拉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戰場,敵人到處都是,防不勝防。”陸軍上尉瑪麗·卡魯索(Mary Caruso)說。雖然是在憲兵部隊服役,但卡魯索曾經兩赴伊拉克,多次遭遇血與火的洗禮。她仍然記得在伊拉克一所學校外遭遇路邊炸彈的情形:轟然一聲巨響后,距離她不到50米的美軍“悍馬”裝甲車被濃煙吞沒,幾分鐘前還在交談的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
在伊拉克,不僅僅是憲兵部隊的女兵在戰火中執行任務。女兵駕駛的運輸車隊在巴格達郊外多次遇到反美武裝襲擊,駕駛黑鷹直升機的女飛行員也曾被火箭彈擊落。雖然女兵被限制在運輸、憲兵、醫護和飛行部隊,但是火箭彈和路邊炸彈并沒有對她們“手下留情”。
美軍兵員緊缺的情況使得五角大樓不愿放緩將更多的女兵派往伊拉克戰場的腳步。除了一線作戰的地面部隊,五角大樓已向女兵開放90%的軍中職位。在美軍中,女兵所占的比例已達到了15%,創了歷史最高記錄。
五角大樓還在樹立戰場上女兵的英雄形象。肯塔基州國民警衛隊617憲兵連的利·安·赫斯特(Leigh Ann Hester)中士剛剛被授予銀星勛章,獎勵她在戰斗中的英勇表現。這是美軍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將銀星勛章授予女兵。而2003年被營救出來的女兵俘虜杰西卡·林奇(Jessica Lynch)更是被五角大樓塑造成傳奇英雄。女兵正在樹立美軍在民眾心目中的新形象。對于女兵越來越多地陷入伊拉克戰場的狀況,美國國內一直存在著批評的聲音。《國家評論》的編輯凱特·歐伯恩(Kale O'Beirne)在電臺訪談中公開表示,“戰爭這種野蠻的人應該遠離戰場。”同時,一些國會議員也在試圖提出法案,限制女兵在戰場上的作用。
然而,將女性拒之于軍隊門外已不太現實。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超過70%的美國人認為有必要讓女性駕駛軍用飛機,73%的人贊成女性上潛艇,超過60%的人則聲稱女性完全可以在敵后特種部隊服役。戰爭中發揮的作用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戰爭,她們駕駛飛機轟炸目標,看管伊拉克戰俘,在可能遭到伊拉克民兵狙擊的情況下駕駛裝滿后勤物資的卡車在前方與后方之間穿梭。
但在撐起戰場“半邊天”的同時,各種丑聞也在傷害著戰場上的美軍女兵。裸照事件、性騷擾等事件,讓駐伊美軍女兵的形象一次次出現在媒體的顯要位置。而在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丑聞中,留給世界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個只有22歲的美國女兵林迪·英格蘭(Lindy England),單身母親的身份并沒有改變她因虐囚而被軍事法庭判刑十年的結果。
“戰場上沒有女人,只有軍人!”但是,人們還是希望戰爭所帶來的人性扭曲能夠遠離戰場上的女人們。(摘譯自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責任編輯:覃福貴)
海外星云 200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