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博爾頓或許是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他甚至曾經宣稱,如果聯合國在紐約的總部失去了十層樓,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因為根本就沒有聯合國這么個東西。但是,由于博爾頓是第一個沒有得到參議院批準就上任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按照美國憲法,他的任期只能維持到下屆國會開始以前,就是今年1月。而由于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大敗,博爾頓再次重返紐約的幾率不大。最近,美國的《外交政策》雜志就列出了數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的下任人選。
詹姆斯·利奇(James Leach),
愛荷華州共和黨眾議員
優勢:
利奇是一個原則性很強卻又溫文爾雅的人,一直呼吁兩黨合作,馳騁美國眾議院30年并即將退休。來自俄勒岡州的民主黨議員厄爾·布拉姆諾爾和紐約州共和黨議員詹姆斯·沃爾什向國會提議,推薦利奇擔任下任駐聯合國代表。而利奇的辦公室主任也承認,這位前議員也有意于此職位。另外,利奇在外交關系上的成就也是其當選的優勢之一:他是眾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的長期會員,在進入國會之前,他在美國國務院駐外事務處任職。在尼克松時期,利奇還是當時擔任美駐聯合國代表老布什的助手。
不足:
2002年,在決定是否向伊拉克派兵的議案中,利奇是惟一投下反對票的六位共和黨議員之一,布什或許會對利奇對于政府的忠誠度產生疑慮。另外,利奇也是提出美國應該從伊拉克撤軍的首批共和黨議員之一,并成為公開指責美國政府的伊拉克政策的第一人。可對于布什政府而言,無論政黨屬性如何,反對者永遠不可能得到認可。
保拉·多布里安斯基(Paula Dobriansky),
美國國務院負責全球事務及民主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
優勢:
多布里安斯基是位不折不扣的新保守主義者,同時也是布什政府國際政策忠誠的追隨者。在國務院任職之前,多布里安斯基曾擔任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主任,并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成為第二代新保守主義的骨干力量。
不足:
多布里安斯基的外交才華的確十分出色,惟一的不足就是她缺乏擔任高級職位的經歷。她的專業更多地集中在“軟”領域,而在一些“硬”領域諸如核談判中卻經驗不足。
扎爾瑪伊·哈里扎德(Zalmay Khalilzad),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
優勢:
如果哈里扎德成功進駐聯合國,那么他將成為美國首位在聯合國擔任高級職務的穆斯林人,而那些不滿博爾頓所作所為的國家或許也會因此降低對美國的敵意。哈里扎德是個堅實的共和黨員,被形容為實干派人物。這位出生于阿富汗的外交家具有敏銳的政治天分,在美軍進入阿富汗之后,哈里扎德開始擔任駐阿富汗大使,如今更成為美國駐伊大使。而哈里扎德的極高聲望也成為美國對伊政策中惟一值得贊譽的亮點。
不足:
目前的伊拉克離不開哈里扎德。自從拉姆斯菲爾德辭職后,布什已經無力對美國駐伊拉克的領導層做出任何的調整。因此,即便哈里扎德多年的杰出貢獻應該得到回報,但現在或許還是時機未到。
林肯·查菲(Lincoln Chafee),
羅德島共和黨議員
優勢:
在去年11月舉行的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從1999年以來一直擔任參議院議員的查菲失去了他的席位。但是,查菲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中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而該委員會向來被認為是能左右博爾頓提名的機構。另外,2002年,查菲在是否向伊拉克派兵議案中投了反對票,因此查菲極有可能吸引部分國會議員的支持,尤其民主黨人士的選票。
不足:
很難想象,當看到查菲公開反對博爾頓及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后,向來重視忠誠度的布什還會大度地提名查菲,更不要說多種跡象表明,查菲極有可能放棄共和黨黨籍。另外,查菲的外交政策經驗不夠豐富,大部分的從政生涯都只集中在羅德島的政治圈里。
丹尼斯·哈斯特德(Dennis Hastert),
伊利諾斯州共和黨議員
優勢:
外界紛紛傳言,這位即將離任的眾議院議長已經是布什總統名單上最熱門的下任日本大使。哈斯特德已經公開表示,2007~2008年將是他政治生涯的閉幕演出,而布什也很可能為了獎勵愛將多年來忠誠而卓越的表現,讓哈斯特德從東京轉移到紐約來工作。如果哈斯特德獲得提名,那么布什這招可謂一箭雙雕:既能封住那些不滿博爾頓的民主黨人的嘴巴,又能讓他所堅持的單一黨派政治進行到底。
不足:
哈斯特德是個忠誠的共和黨支持者,堅持政治極端主義。最近,哈斯特德更不幸牽扯進鬧得沸沸揚揚的共和黨籍眾議員馬克·福利對國會未成年男性實習生進行性騷擾的丑聞之中。另外,哈斯特德的外交政治資歷不夠豐富,他僅僅在眾議院國家安全小組委員會擔任過臨時的職務,是否能成為“杰出外交家”還有待觀察。
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
現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優勢:
在最近的幾個月里,博爾頓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的表現平息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他積極推動聯合國向黎巴嫩派遣維和部隊,在制定譴責伊朗及朝鮮進行核計劃的聯合國決議中采取了多方協商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博爾頓得到了布什的全面支持。布什甚至在國會中期選舉結束后,馬上提名博爾頓為參議院議員,足可見布什決定死撐愛將到底的決心。另外,布什還有可能運用憲法賦給他的“休會任命權”,在國會休會時,徑自委派博爾頓出任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之職。第三種可能是,布什先提名博爾頓成為職務較低的國務院處理外交事務的官員,這個方法的保險之處在于不需要參議院通過,而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任命其為聯合國大使了。
不足:
無論在美國國內還是聯合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這位過強的鷹派人物的確是個不受歡迎的人物。傲慢霸道的態度、毫不留情的語氣、常常使用脅迫戰略,性格堅硬的博爾頓在聯合國內部朋友甚少,更別說支持者了。而新任的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喬·拜登也直言不諱地表示,他不會考慮再次提名博爾頓為下任大使。
(周永靜譯自美《外交政策》雜志)
編輯:李丹霞
電子郵箱:hwxyldx@126.com
海外星云 200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