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名企“琉璃工房”在上海新天地開設的高檔“透明思考餐廳”里,舞臺上,曾是女明星的老板楊惠珊搭配著節奏扭動黑色旗袍,自信的神采,好像站在數萬人的演唱會臺前。“哇!董事長好棒!十多年沒上臺表演,依舊架勢十足!”楊惠珊剛結束演唱,總經理王秀絹便急忙拉著楊惠珊的丈夫張毅上臺,為了不擋住鏡頭,遞上紅酒的王秀絹半跪半蹲地吆喝著:“安可!合唱!”
這是“琉璃工房”成立20周年慶祝酒會,上百桌的盛大的酒會,展現出“琉璃工房”在大陸發展的成功。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跪在張毅夫婦前遞酒杯的王秀絹。
因仰慕明星二加入
談起王秀絹,張毅說:“比起最聰明的人,我寧愿用最忠誠的人。”
1987年成立的“琉璃工房”,如今旗下事業體包括琉璃工房、透明思考餐廳、生活藝品、傳播事業、博物館等,總計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員工達1800人。12年前,“琉璃工房”打著中國傳統工藝的形象,在大陸迅速發展,被稱為“中國的施華洛士奇水晶”。
20年前,臺灣電影演員楊惠珊與導演張毅因為拍片發生婚外戀,引來張毅當時的妻子、女作家蕭颯在報上撰文控訴,鬧得滿城風雨。備受社會道德苛責的二人,娛樂圈已無容身之地,于是便買下了臺灣鶯歌破舊的玻璃廠,開始做琉璃。因為沒有經驗,日夜雕塑燒出的琉璃作品,每個都失敗。
但大明星做藝術琉璃,仍吸引了許多跟隨者,當時22歲的王秀絹,就舍棄在高雄攝影師的職位,加入“琉璃工房”。
不發薪水苦撐待變
“哇!可以跟大導演、大明星一起工作耶!”她應征進“琉璃工房”,原是擔任琉璃攝影師,但每天做的卻是擦地板、買菜、煮飯、養狗等雜務;也因為高職念會計,還得兼跑銀行。看到二位藝術家一點收支概念都沒有,王秀絹便把過去在貿易公司學到的應用上來,幫“琉璃工房”建立了財會簿記、損益表、資產表。
但“琉璃工房”燃著烈火燒琉璃的窯,還沒把琉璃的價值燒出來,就先把錢燒光了。1989年,張毅跟楊惠珊幾乎變賣光名下所有房產,一年多發不出薪水,當初創立的七人團隊,幾乎走光了,“琉璃工房”負債高達7500萬元。
“剩下的只有秀絹!”張毅說,“沒走的人也都因為沒拿到薪水而不高興,秀絹卻每天還是開心地工作。”
就在最困難的時候,楊惠珊終于研發出脫臘制造法,讓琉璃內可以演化出各種不同的色彩變化。1990年“琉璃工房”到東京、紐約等地展覽,開始受到矚目;1991年,第一家臺北敦南藝廊開幕,王秀絹被張毅派去當店長,開始賣起琉璃,“琉璃工房”的收入才慢慢好轉。
好勝心強忍辱負重
“有一次,客人預訂的作品被賣掉了,氣得在店里破口大罵,還把鈔票甩在我的臉上,我跪下來將鈔票一張張撿起來,再雙手奉在客人面前,請他息怒。”王秀絹的忍氣吞聲,讓這位客人成為“琉璃工房”的死忠支持者。
“小時家里窮,我15歲就開始工作,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學業。”她從工廠女工到貿易公司小妹,什么都做過了,有次地板沒擦干凈,被主管斥責,她立即跪在地上擦,穿著玻璃絲襪的高跟鞋在她周圍踩來踩去,耳邊傳來篤、篤的鞋跟聲,每一聲都踩痛著她的尊嚴。
“我很好勝,不要讓別人看不起我。”她從打字、貿易流程、財會開始學起,一年后考核,她的分數全公司第一。后來,她又去應征攝影助理,也因為花更多時間跟拍婚紗的新人溝通,拍出來的照片更有創造力,二年后就成為紅牌攝影師。
正因為王秀絹耐操耐磨的性格,12年前,張毅與楊惠珊決定進軍大陸,就把王秀絹丟在上海設廠。“建廠的前三個月,為了幫公司省住宿費,秀絹還自愿跟負責工程的男同事共睡一室。”楊惠珊回憶道。
大陸設廠事業功臣
為了在大陸設廠,她每天抱著一堆法律書籍猛K.擔心建廠房的人不認帳,就連地磚鋪設的長度、寬度,都要求清楚寫下;還拿著紙筆逢人便問:“設廠要注意什么,請你教我好嗎?”
“我把自己設定在平凡、笨上,所以要比別人更低下頭努力才行。”她的誠意與努力最終有了成果,“琉璃工房”在大陸發展12年,頻頻被評選為“外商投資優良企業”。也因為“琉璃工房”進大陸進得早,專屬藝廊輕易占據了大陸各主要城市重要商場,包括上海、北京等,至今已有30多個點,后來跟風者只能轉戰偏僻的商場。
不只要對外,對內王秀絹還得負責管理1000多名員工,她一發現員工前晚喝酒打鬧,立即開除;如果好的員工被挖角,她會笑笑答應,一個月后再請人事部門打電話給該員工,“這樣他會感受到公司的重視,挖回來就容易多了。”
1998年,張毅正式任命王秀絹為“琉璃工房”總經理。接下總經理后,王秀絹與張毅開始擴大“琉璃工房”的營業范疇,除了琉璃藝品外,也生產飾品、杯、碗等生活用品,目前飾品成為“琉璃工房”營業額攀升最快的品項,去年成長幅度達10.3%。為了推廣這些生活琉璃品,還在上海開了三家餐廳,今年“琉璃工房”還計劃開設面包店、擴建兩個廠,并增設十個點,做餐飲藝術結合的復合式經營。
十年來幾乎賣給了工作
“真沒想到我會在上海一待就是十年。”這十年來,她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幾乎都賣給了工作,只留周日上午到教會做禮拜。
如果楊惠珊與張毅是“琉璃工房”的耀眼藝術品,那跟在他們身旁20年的王秀絹,就好像是那角落堆積的柴火,熊熊默默的、而且還自視開心地燃燒著。看王秀絹這么拚命,難怪張毅會說,在他心中只有王秀絹最適合這個工作,他希望可以一步步把“琉璃工房”整個交給她。
(責任編輯 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