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動物能辨識環境和敵人,而植物則沒有知覺。但研究顯示,植物不但能辨識環境,更會做出反應。
其實,動物與植物都能意識到自己受到傷害,只是反應不同:動物可以逃跑,植物卻不能,但二者同樣可以產生某些化學物質,作為“受傷”的信號。動物對付外來的傷害,是產生前列腺素和痛感;植物則會產生某種有毒的化學物質(例如生物堿),來抵抗、報復施予傷害的對象,并保護自己。
美國布法羅大學的研究員以一種美國土生土長的煙草做實驗,發現該植物的葉子受到傷害時,會產生化學物質茉莉酮酸,然后形成對昆蟲毒性很大的煙堿。因此,科學家認為,植物是有記憶的,能記住所受過的傷害。植物的這種記憶機制,稱為“免疫記憶”。
用錢能買記憶力?
如果有人付錢給你,請你記住某些東西,你是否會因此記憶力增強?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同意這個說法。科學家讓一組人觀看一系列照片,要求他們記住其中的細節。倘若記住的話,可獲得O~5美元不等的報酬。結果發現:獎金越高,被記住的細節就越多。
試驗中,科學家同時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術,觀察測試者腦部的活動,并得出結論:只要觀察腦部的活動,即使記憶過程尚未發生,也可預測到測試者所能記住的東西。(摘自美《讀者文摘》中文版)(責任編輯/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