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潔,原名郭月仙,又名郭德杰(1906—1966),原籍廣西桂平縣桂平鎮。郭德潔小時候就讀于桂平縣城廂高等小學,1925年經郭鳳崗介紹,與駐師桂平的潯梧郁善后督辦李宗仁結婚。此后陪伴李宗仁度過了40多年的歲月。在這40多年中,她從一個普通的青年女學生當上了國民黨廣西省黨部監察員#65380;桂林難童院院長#65380;桂林德智中學校長#65380;廣西女子北伐工作隊長#65380;國大代表#65380;立法委員#65380;副總統夫人和代總統夫人。
與李有緣 桂平成婚

1922年至1925年期間,為了方便與占據梧州的黃紹竑聯系,李宗仁將他的定桂軍司令部從玉林遷到黔郁潯江匯合的桂平縣城。當時潯州水上警察廳廳長郭鳳崗是故土為官的桂平人,又是李宗仁在桂林陸軍小學時的同學,兩人在校學習時關系就相處頗好。故友新誼,郭鳳崗見李宗仁無意接元配夫人李秀文來桂平,便尋思著要幫李宗仁在桂平物色一位女子。
在郭鳳崗的精心策劃下,李宗仁在一次到桂平城廂高等小學作“長官訓話”時,與當時該校校花郭月仙有了接觸。李宗仁此前曾兩次見過郭月仙,但無意了解,經郭鳳崗這次安排與郭月仙接觸后,見郭月仙彬彬有禮且長得楚楚動人,遂產生了愛慕之心。
不久,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在郭鳳崗的策劃下,李宗仁在萬壽宮召開桂平縣城各界人士代表座談會,郭月仙就是其中一位代表。郭月仙時年18歲,身穿粉紅色的學生校服,襟佩熠熠生輝的學校校徽,既像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又如一位氣宇不凡的小小政治家。
她在座談會上發言,列出當今廣西各派軍事勢力爭雄,北有以桂林為軸心的沈鴻英,南有以南寧為據守的陸榮廷,東南有桂平#65380;梧州的李宗仁和黃紹竑大本營。這3個派系的軍事力量頗為懸殊,陸#65380;沈二人各有人槍一兩萬,而李#65380;黃不過只有三四千,遠非他們可比。今觀廣西各派軍事勢力爭雄,與當年諸葛孔明《隆中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接著,郭月仙分析陸榮廷治理廣西10多年,民怨天怒#65380;人心背離,早已成為“落日之暮”,此乃“失之天時”;沈鴻英為人奸詐,士卒離心,貌似強大,實則內荏,此乃“背之人和”;李司令與黃會辦較之二者,雖則力量居弱,但是占有整個西江上游,此乃沃野之地,物阜糧豐,加上司令政治開明,取悅于民,真可謂得天時#65380;地利,又得人和。如若勤修明政,慎作軍事決策,統一廣西大業垂手可成矣。
李宗仁見郭月仙侃侃而談#65380;分析中肯#65380;有理有據#65380;見解不凡,深感有此奇女子,可助事業成功矣,遂定下這門婚事。
郭鳳崗在有意撮合李宗仁和郭月仙之前,并不知道郭家已將月仙許給本縣白沙景樂楊家青年楊曉世,且收了楊家的聘禮。待郭鳳崗與郭六夫婦說明李宗仁有意要娶月仙時,郭六夫婦都樂意攀此高枝。
為安慰景樂楊家,李宗仁同意加倍給楊家退禮。景樂楊家曾是旺族,當時雖已家道中落,也還是有錢人家,不在乎郭家的加倍退禮,但當時李宗仁是堂堂定桂軍總司令,對李也無可奈何。
民國十四年秋,李宗仁經過數年的浴血奮戰,統一了廣西以后,立即在桂平縣城的萬壽宮宣布與郭月仙結婚。為了讓郭家光耀一番門楣,讓郭月仙感到嫁給李宗仁作“明媒正娶”的平妻,婚禮辦得相當堂皇。但就在李宗仁與郭月仙在萬壽宮舉行婚禮時,郭父被不明身份的人綁架劫走,李宗仁派兵追趕,才將郭父營救回來。
李宗仁和郭月仙結婚后,覺得“月仙”這個名字有些俗氣,于是將“月仙”改名為“德潔”。
致力抗戰 當好后勤
郭德潔和李宗仁結婚之后,便輟學從夫。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李宗仁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這時,郭德潔已當上廣西省黨部監察委員,并被省黨部任命為“廣西女子北伐工作隊”隊長,隨第七軍北上,編入正規部隊,稱“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政治部婦女宣傳隊”,擔任宣傳#65380;看護#65380;慰勞等工作。這些青年女學生年紀只有20歲左右,但在槍林彈雨中也同男子一樣跋山涉水而毫無畏懼。那時,北伐軍各軍政治部也有女子工作人員,但像這樣單獨組織一支女子工作隊在前線工作的,只有第七軍能做到。郭德潔身為軍長夫人和省黨部監察委員,也能如此吃苦耐勞,其精神更是難能可貴。
1926年7月11日,李宗仁統率的第七軍光復長沙,全國震動。這時,郭德潔率領的女子北伐工作隊也抵達長沙,慰問傷員#65380;訪問民眾#65380;發動群眾參軍參戰,并依靠社會各種團體做好后勤工作。接著又從長沙到武漢#65380;九江和安徽,一路上畫漫畫#65380;寫標語#65380;發傳單,深入鄉村城鎮,幫助組織農民協會#65380;婦女協會,支援北伐戰爭,對廣大官兵鼓舞很大。
1930年3月中旬,蔣介石#65380;馮玉祥#65380;閻錫山大戰前夕,各派反蔣人士在北平醞釀發起“擴大會議”,并推舉閻錫山為全國海陸空軍總司令,李宗仁#65380;馮玉祥和張學良為副總司令,李宗仁還擔任中華民國陸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5月中旬,蔣#65380;馮#65380;閻大戰全面爆發,李宗仁率軍入湘,北上攻占武漢,與馮#65380;閻友軍會師中原,6月初占領長沙。但在6月中旬,后方交通重心衡陽卻被粵軍蔣光鼎所占,李宗仁只好全線自長沙南撤,圍攻蔣光鼎于衡陽。
此時糧食奇缺,軍隊給養中斷,軍心渙散,衡陽久攻不下,李宗仁只好再向廣西撤退,情形狼狽不堪。在這極端困窘之際,郭德潔應友人舒之銳女士之邀,自香港乘“皇后”輪北上旅游。碰巧各派反蔣人士正在北平召開會議,汪精衛#65380;閻錫山誤以為她是李宗仁的私人特使,便派人到天津專程迎接。她隨機應變,假戲真做,周旋于各代表之間,最后閻錫山答允撥出40萬銀圓送給李宗仁,說是有感于李宗仁前時在南方配合入湘作戰而饋贈,使李宗仁部隊得以渡過難關。
1937年10月10日,李宗仁離開桂林,赴前線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9年秋,第五戰區司令部經調整后遷往湖北的老河口,郭德潔隨隊在老河口擔任戰區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負責宣傳#65380;動員和組織婦女參加抗戰工作,慰問傷病員。抗日戰爭期間,郭德潔曾回桂平,向縣婦女抗敵后援會贈送錢物和書刊及抗日宣傳品,并在全縣婦女大會上發表演講,鼓勵婦女們積極做好抗日救亡工作。
抗戰期間,廣西流傳有“前方功臣,后方能人”的佳話,贊揚李宗仁在前線抗戰有功#65380;郭德潔在后方做好抗戰后勤工作。1937年冬天,郭德潔在桂林西郊買了2000多畝的荒地。1938年春天,當李宗仁在前方指揮臺兒莊大戰時,郭德潔便在后方開始了她的經營,在荒地上種了3萬株油桐#65380;300多棵松樹和稻谷#65380;紅薯#65380;芋頭#65380;水果#65380;煙葉及各色雜糧。

除了辦一些產業經營外,1938年至1940年期間,郭德潔還在桂林做了兩件頗有影響的大事。
一是于1939年建立桂林難童教養院。為了給難童們找尋一個安全的理想院址,郭德潔多次到山巒疊嶂#65380;易于避開敵人空襲的河池#65380;南丹#65380;永福等地選點,最后在桂林兩江的寶山建立了難童教養院。1939年3月,郭德潔應邀到重慶參加一個高級長官夫人會議。會上,她得知國民政府的賑濟委員會將在各地收容5000名難童。郭德潔順水推舟,說她在桂林籌辦了一所能收容1000名難童的教養院,希望得到支持。不久,她就得到了10萬元賑濟撥款。于是,郭德潔與廣西財政廳長黃鐘岳和廣西臨時參議會議長李任仁等商量擇地籌建。但不待教養院建好,流落到桂林的烈士遺孤和各地難童越來越多,她只好在距李宗仁老家幾公里的兩江圩內租了一座戲院,收容下400多人。后來又借在兩江的桂林師范學校的部分校舍暫用。直到6月初,距兩江圩4公里外的寶山難童教養院才動工興建,11月正式舉行成立典禮,郭德潔自任院長。教養院前后共收養1000多名戰時難童,郭德潔教養并重,以鄙棄懶惰#65380;崇尚勤勞為標準,設置了文化課#65380;農事課#65380;工藝勞作課等等,難童們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為柔弱#65380;嬌嫩的階段,留下了深切的情感和難忘的回憶。他們感謝郭德潔,深情地叫她“媽媽”。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李濟深為她題詞“功逾鞠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二是于1941年春在桂林西郊桃花江畔的甲山創辦了一所德智中學。據說這所中學的命名有雙重意義:一是取德潔和胞妹智潔兩人名字的頭一個字合成;二是從辦學宗旨看,教人以德,誨人以智,培養忠孝仁愛#65380;信義和平#65380;德智兼備的學生。這所中學有大禮堂#65380;科學館#65380;藝術館#65380;辦公室及教室#65380;宿舍等各種設施。郭德潔一直擔任這所私立中學的校長,逢建校周年或是有機會,便到學校給師生訓話。學校辦了10年,培養了眾多人才,這些學子解放后多走上建設祖國的道路,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抗戰期間,郭德潔在桂林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身兼的職務不少,如廣西婦女雜志社社長#65380;廣西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65380;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廣西支會理事#65380;廣西各界救濟歸僑募征部副主任#65380;中山學社桂林分社干事等等。這一時期,郭德潔經常參加各種會議,發表演講,撰文指導廣西的婦女工作,接受記者訪問,應酬接待各種來桂客人,甚至到桂南前線搶救難童#65380;慰問傷員。
熱情相助 競選獲勝
抗戰勝利后,李宗仁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65380;北平行轅主任。1947年冬,國共和談徹底破裂,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為“華北剿匪總司令”,李宗仁更是成了空頭主任。于是,他有意在1948年3月底召開的第一屆行憲國大上競選副總統。
李宗仁要與孫科競選副總統的事,一開始就遭到蔣介石的反對,連老搭檔白崇禧#65380;黃旭初#65380;黃紹竑等也不贊成。蔣介石對李宗仁有成見自不必說,友人們則是怕他“吃不著羊肉惹得一身膻”。正在李宗仁猶豫之時,郭德潔堅決勸說并支持丈夫參加競選。1947年冬,郭德潔當選為廣西籍的立法委員,同時當選為北平市地方性婦女團體的國大代表。10多年來,作為李宗仁的夫人,她耳濡目染,已經適應了各種場合,特別是官場的酬酢。1926年8月,李宗仁#65380;蔣介石等人抵達長沙時,蔣有意與李互換帖結為異姓兄弟,搞“桃園結義”那一套,李宗仁婉辭不受,后來在郭德潔極力勸說之下,才促成結為金蘭之事。如今郭德潔見丈夫的競選決心尚未下定,便勸李宗仁說:“競選應早下決心,以求先聲奪人,獲得競選優勢。此如我們女人找對象,如果像鄉下姑娘那樣羞羞答答,心中有癡想又不敢啟齒,怎么能得到如意郎君?又比如你在桂平追求我時,假如我沒有向你表明堅決的態度,我們倆哪有今天的美滿婚姻呢?”郭德潔的支持和敦促,使李宗仁下定了參加競選的決心。
1948年1月8日,李宗仁在中南海紫光閣舉行一次外籍記者招待會,并在會上表明自己的競選意圖。經郭德潔勸說后,他于3月11日又舉行了中外記者招待會,表明自己的競選主張。一時間,新聞媒體廣為傳播,加上美國方面的支持,各界擁李的呼聲日高。
李宗仁向記者透露了競選意圖之后,郭德潔密切配合,與李宗仁一道到北平各團體#65380;學校和機關去訪問,還帶著題了上下款的李宗仁照片,分贈有關負責人,以聯絡感情,爭取輿論支持。
1948年3月22日,李宗仁偕郭德潔及北平行轅秘書長蕭一山#65380;機要室主任李揚#65380;行轅參議劉仲華#65380;新聞處處長黃雪頓等一行10多人,乘飛機飛往上海,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發表競選演講,闡明主張,以圖先聲奪人。
3月24日,李宗仁和郭德潔抵達南京,在太平路由原桂系軍人馬曉軍開辦的安樂酒家開設競選大本營,成立助選班子,下設總務#65380;財務#65380;交際宣傳#65380;情報等助選各部,還設立助選決策機關,開展聲勢浩大的競選活動。
4月19日,總統選舉結束后,大會轉入副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李宗仁遙遙領先,得票754票。蔣介石意識到孫科可能敵不過李宗仁,于是利用各種威逼利誘手段,造謠中傷李宗仁,說“李宗仁競選另有政治企圖”,說“桂系準備在李宗仁當選后3個月逼‘領袖’出國”,甚至說“郭德潔飛香港來回販賣黃金”“李宗仁在北平利用職權,高價批售運煤執照”等等,街頭還出現揭露李氏夫婦隱私的傳單,使她蒙受了不少委屈。
但李宗仁#65380;郭德潔并不氣餒,不辭勞苦走遍各代表團住所,見到國大代表不論熟識與否,都親自遞上一張名片,握手寒暄。郭德潔和白崇禧夫人馬佩璋還在大悲巷雍園的白公館設米粉宴,款待國大代表的夫人們。郭德潔在米粉宴上,口口聲聲對這些可以吹“枕頭風”的姐妹們表示感謝,并請她們“多多關照”,米粉宴之后,還給夫人們每人送一份禮品。
4月29日,李宗仁穿著一身整齊的軍裝,郭德潔穿著瓦灰色短袖旗袍,兩人雙雙來到國大會堂門口,恭候代表入場。郭德潔精心化了妝,與李宗仁和每一位代表熱情握手,并直言不諱地說:“謝謝你,請投我一票。”
投票結果,李宗仁得1438票,孫科得1295票。當大會宣布李宗仁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副總統時,擁李的代表歡呼雀躍。郭德潔激動得脫掉了外套,狂喜的淚水撲簌簌流了滿臉,被人七手八腳地拋將起來,李宗仁也被人高高拋起。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總統,但始終未能挽回敗局。1949年11月,李宗仁為治胃潰瘍,由郭德潔陪同從南寧取道香港,飛往紐約。3個月后,蔣介石在臺灣宣布“復職”,李宗仁和郭德潔遂在美國長期居留。
身居異域 思念故土
1949年12月5日,郭德潔隨李宗仁飛往美國,在紐約附近的新澤西州盎格魯林鎮,花6萬美元買下一棟別墅式兩層樓房。盎格魯林鎮風景優美,是閑住的佳境,郭德潔在這里度過了整整16年的異域生活。
郭德潔在美國居住幾年后,申請加入了美國國籍,而李宗仁卻不愿加入美國國籍,只作為“永久性移民”居住美國。郭德潔早在抗戰時期,就在桂林請了英語家庭教師,初學了一些英語,到美國之后,環境讓她的英語大有長進,使她更有利于社會交往和人際應酬。她還學會了自己開小車去會朋友#65380;逛街市。而李宗仁依然一口桂林官話,他只關心國家大事,中印邊界爭端#65380;中國首次原子彈爆炸成功等,他都在報端上發表文章,說了一個炎黃子孫應該說的話。
李宗仁到美國后不久,郭德潔就勸說他寫一部回憶錄,以留下一些可貴的史料,李宗仁一直沒有著手。1958年夏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克爾克博士#65380;該校遠東學院辛爾博士分別致函李宗仁,希望他寫作或口述一份回憶錄。李宗仁欣然應諾,由哥倫比亞大學派研究員唐德剛博士幫助撰寫成了一部長達60萬字的《李宗仁回憶錄》。
早在1957年,李宗仁就有“落葉歸根”的念頭。郭德潔自知無法阻攔,只得垂淚說:“你回去吧,不過我是要留在這里的,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想利用這些時間好好享受一下。”但她同意去一趟香港和程思遠會面,將李宗仁的想法告訴他。
1960年秋,郭德潔以探親為名飛抵香港,住在九龍荃灣的娘家,與程思遠在海邊的住處只隔半個時辰的路程。但為了保密,他們商定雙方在半途相遇,郭德潔上程思遠夫婦的車,在路上交談。
在車上,郭德潔說了李宗仁要回大陸的決心和她自己的選擇。程思遠考慮到李宗仁年事已高,一個人回國會有困難,本想勸她,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雖然程思遠沒有對郭德潔進行勸說,但這次會面,為李#65380;程后來在羅馬會晤作了準備。

郭德潔回美后,一些記者發布了消息,國民黨的報紙也猜測說:“郭德潔女士神秘來港,可能與李宗仁意欲投共有關。”
1963年夏天,李宗仁專程從美國到意大利羅馬,會見他的老部屬程思遠。當程思遠向他傳達了“共產黨的政策是愛國不分先后,愛國是一家”的精神之后,他的回國之意與日俱增。
1965年3月,周總理感到國內外一派大好形勢,果斷地做出決定:時機已成熟,李宗仁先生多年的夙愿可以如愿以償。
李宗仁得知這一消息,欣喜若狂。1965年6月13日,他急忙向紐約克城移民局辦理出國手續,借口要帶剛剛手術之后的夫人去瑞士休養,隨后趕往紐約郭德潔住的醫院去向她辭行。
沒料到,郭德潔忽然提出,要和他一起回國。
原來郭德潔患有乳腺病。早在抗戰時期,她的乳部生了個疔瘡,李宗仁勸她到醫院醫治,她羞于以乳部示人,不聽李宗仁的勸告,每日只用萬金油涂抹止癢去痛。
1962年,她發現乳瘡硬化,醫生確診為乳腺癌早期,立即安排她住院,準備做手術,可她卻惟恐失去乳房而影響體型,以為醫生是小題大做或是為了賺錢誆人,竟于手術前夜悄悄溜出醫院。爾后乳病時好時壞,她總想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結果終不可得,無奈只得于1965年春再次住進醫院。這次住院后,醫院確診為乳腺癌晚期,務必立即切除兩只乳房。手術雖然進行很順利,但術后醫師直率地告訴她:上帝只給她留下兩年的生命。
聽到醫生的診斷,像是晴天霹靂,把郭德潔驚呆了,她怎么也不愿相信這是真的。此刻,美洲夏日的艷陽再也不能溫暖她的心,即將失去生命的恐懼,將她和祖國一下子拉得很近。她現在似乎體會到李宗仁急切回國的心愿:樹高萬丈,落葉歸根。
李宗仁先行抵達瑞士的蘇黎世,在那里等候前來接他的是程思遠。郭德潔的弟弟郭德風在蘇黎世開了一家中國飯館,他每天把李宗仁接到自己的飯館用餐。為了簽訂文契及處理一些財產#65380;家具,郭德潔比預期晚了幾天才離開美國,抵達蘇黎世。
7月12日,李宗仁#65380;郭德潔#65380;程思遠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班機,從蘇黎世起飛,準備途經日內瓦#65380;雅典#65380;貝魯特#65380;卡拉奇,最后抵達香港。蔣介石派出的特務正好也于當日趕到蘇黎世,但他們晚了一步。后來蔣介石又密令在巴基斯坦的特務機構,在卡拉奇機場候機大廈的樓梯下面,用無聲手槍結束李#65380;郭#65380;程的性命。
7月13日凌晨,中國國務院急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大使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幫助,派出一輛警車破例開進機場,兩位警察登機接走了李宗仁一行3人,才避開了蔣介石特務的暗殺。
7月17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包下了一架飛往廣州的波音107飛機的一等艙,安全地把李宗仁#65380;郭德潔#65380;程思遠送到了廣州。
回歸祖國 含笑而歿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時,李宗仁#65380;郭德潔一行乘飛機飛抵北京。他們步出機艙時,抬眼一看,便怔住了:停機坪前,前來歡迎的有共和國國家領導人周恩來#65380;葉劍英#65380;賀龍#65380;郭沫若#65380;陳毅#65380;傅作義及包括當年國民黨進步人士王昆侖#65380;朱蘊山#65380;劉仲客#65380;邵力子等在內的數十名知名人士。歡迎場面如此的熱烈,使郭德潔激動萬分,她覺得過去縱然有種種不如意之處,今天都得到了補償。
晚上,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盛大宴會,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第一次為投奔社會主義國家的原國民黨高級要人舉行如此盛大的歡迎宴會,表明了李宗仁回歸祖國的深遠意義。
李宗仁和郭德潔回國之初住在北京飯店,后來搬到西總布胡同5號李公館。
7月26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接見并宴請了李宗仁#65380;郭德潔及程思遠。郭德潔暢談了她渴望回到祖國的心情,毛澤東主席說:“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來,我們都歡迎。他們回來,我們都以禮相待。”他們縱論古今,談笑了4個多小時,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8月6日,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茶話會,歡迎李宗仁和郭德潔夫婦。8月8日,民盟#65380;民建#65380;民進#65380;農工民主黨#65380;致公黨#65380;九三學社#65380;臺灣民主同盟和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行茶話會,歡迎李宗仁夫婦和程思遠。
8月18日,李宗仁夫婦和程思遠夫婦乘專列到北戴河休養。在北戴河,朱德委員長和夫人康克清設宴招待他們。
李宗仁#65380;郭德潔回國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所到之處,各界知名人士紛紛宴請和歡迎,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都是空前的。
這以后,郭德潔再也不后悔自己回國之舉了。雖然病情日益加重,她卻更為興奮,渴望多到些地方看看。
1966年1月7日,李宗仁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平杰三的陪同下,要到南方各地參觀訪問,于是勸她留京治療。郭德潔執意不肯,說:“正因為我留在人間的時間不多了,才更應該多走一走#65380;多看一看,這樣到了九泉之下我也會感到欣慰的。”
他們由北京飛往廣州,故地重游。李宗仁夫婦驅車過東山時,想尋找舊地的故居而不可得。他們觀賞了廣州的迎春花市,參觀了黃埔港#65380;湛江港,去海南島作了1000公里的環島旅行。
2月28日,李宗仁#65380;郭德潔一行回到了闊別17年的南寧。他們受到時任自治區政協主席韋國清等自治區領導的熱烈歡迎。郭德潔還準備回到生她養她的桂平縣桂平鎮探親訪友。
次日,李宗仁與郭德潔開始在南寧參觀訪問。目睹故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們思緒萬千久久難平。
3月8日,李宗仁夫婦一行從南寧乘小火輪東下,參觀西津水庫和發電站。晚上,臺風從北部灣吹來,江上波濤洶涌,小火輪顛蕩不已,夜泊斷江大壩南岸時,郭德潔因病痛折磨,整夜未眠,回到南寧后即陷入昏迷狀態,病臥南園,無法再跟李宗仁到桂林參觀,更不能回到她日夜思念的桂平家鄉探親訪友。
3月19日,郭德潔被專機送到首都機場,即由救護車送到北京醫院。醫生用盡一切方法搶救,但因郭德潔的癌腫已轉移到骨髓#65380;肝臟等重要部位,只延續了她一天的生命。3月21日凌時30分,她含笑而歿,享年61歲。
郭德潔的骨灰存放在北京西郊八寶山的骨灰堂,后由郭德潔女士的內侄郭嘉興領回桂林,現安放在李宗仁故居的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