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各種災害對電力設備的危害,減少電網故障和停電事故,加強電網的健壯性,更安全有效地為國民經濟服務是電力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采用統一的信息標準編碼和統一的數據標準,建立了一個全省統一的電網運行災害信息監測系統。該系統可以綜合現有的各種電網災害監測系統數據,并結合全省電網基礎數據,在統一的平臺上靈活展示各種監測信息。利用該系統可以分析電網數據和各種運行環境數據,實現對電網災害的自動預警、形成災害防治方案及電網災害的搶修指導,并在各種數據的綜合分析基礎上做到前瞻性的電網災害預防。
1 系統概述
本系統以GIS為前臺界面,采用圖形化的管理和顯示方式,使得電網運行調度、防災減災工作安排更為直觀,便捷;利用Web技術方便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查詢速度;以防災減災系統為中心,連接雷電、氣象等預警預報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使各種減災系統中心互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電力公司的防災減災抗災提供決策依據和先進手段。系統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傳輸信息量大、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的特點。本系統建設成功,可以有效地提高電網生產運行和電網防災減災的信息化水平。電網防災系統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本系統具體實現的功能有:信息采集,勢態描繪,輔助決策,指揮調度,行動響應,信息反饋。系統的功能流程圖如2所示。
系統行的GIS服務器采用IBM xSeries445,客戶端采用普通PC機。軟件GIS平臺為:GeoStar 5.0,GeoSurf 5.0;數據庫:Oracle9i;服瓣:Windows 2000 Server。客戶端: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Oracle9i客戶端;Web GIS客戶端: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該系統軟件采用多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有c語言、java、C++,并使用Windows系統和Photo styler等寢為先進的繪圖軟件。

2.1 系統功能描述
(1)信息采集
電網內部采集的信息有:雷電實時監測信息、氣象監測信息等。劃也如臺風信息等需要從相關政府部門獲取。這些信息時效性不一樣,需采用多種方法采集數據。
(2)勢態描給
災害、災情的現狀及趨勢,在屏幕地圖上疊加災害信息(雷電信息點、氣象點、火災點、臺風路徑等)、電網數據,圖形化地實時展現給用戶。
采用人工干預加計算機輔助的方式進行災情等級評估,發布不同等級災情預警信號,并提供相應的預警方案。
(3)輔助決采
根據勢態描繪和災害模擬,災害歷史數據,以及專家建議,提前對可能發生災害地區,提供應急預案;針對臺風的大小、路線以及變化,提供相應的預警方案和避讓措施。
(4)指揮調度
災害發生時,依據相關規章制度和流程,提供相關部門、人員以及物資合理配置方案。
能夠輔助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聯動調度。
(5)行動響應
參考災情勢態,以及輔助決策,實現快速反應。通過統一的響應方式實現和社會相關部門的聯動。
(6)信息反饋
災害或故障現場情況的反饋。例如:現場人員可以利用智能移動終端,及時向搶險救災指揮臺發送文字、圖像;利用統一的信息反饋平臺,如:統一的服務電話、門戶網站、郵件、短信等手段,及時收集和反饋災情和預警信息。
2.2 關鍵功能模塊介紹
2.2.1應用矢量和影像的疊加融合技術
防災減災系統采用武漢大學Geosurf ImageDB實現矢量和影像的疊加。ImageDB能夠做到由全貌到細節、由整體到局部、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快速、無縫的影像漫游和瀏覽。GeoSurf ImageDB服務端數據庫直接連接GeoStar 5.0影像數據庫,系統利用GeoSuff ImageDB Admin數據發布配置工具發布配置,使用連接管理配置影像地圖應用服務與數據庫的連接信息。啟動應用服務后,可以通過GeoSurf ImageDB Viewer在Web瀏覽器中瀏覽和查詢發布的數據。
采用矢量和影像的疊加技術,并融合顯示電網運行環境監測信息,可以更直觀地反映電力設施附近的地形地貌,使故障搶修人員在到達現場之前就對現場的環境有較好的了解。
2.2.2臺風信恩模塊
(1)臺風信息展示
①根據采集的臺風信息,結合GIS在信息展示方面的優勢,在地圖上直觀地顯示臺風的實際路徑和預測路徑。把鼠標移動到臺風路徑點上就會出現臺風氣壓、風速、風向、風力、七級風圈半徑、十級風圈半徑等等信息。路徑點根據風力等級用不同顏色顯示,紅色表示12級以上的臺風,黃色表示10至11級臺風,綠色表示8至9級,藍色表示7級,黑色表示7級以下。可以沒定在地圖上顯示風圈范圍以及預測路徑,不同的氣象臺的臺風預測路徑用不同的顏色顯示(如圖5所示)。

②系統服務端的后臺服務可以實時監測臺風數據,將臺風信息及時分發到各客戶端,并實時更新顯示臺風數據。
(2)臺風信息分析
①具有歷史臺風與當前臺風的分析比較功能,為防臺決策提供了輔助手段。
②可以快速查詢處于七級或十級風圈范圍內的輸電線路、變電站、發電廠等電力設備狀況;查詢臺風預測路徑上的地區供電局防臺物資準備情況。
2.2.3氣象信息模塊
氣象信息以Web的方式發布并在地圖上顯示。
①依據雨量的大小,以不同顏色顯示氣象站點,以描繪全省的降雨情況。
②可以自定義需要實時監測的氣象站點,在地圖上點擊氣象點,在氣象點附近固定一個標簽,在標簽上顯示氣象實時信息,并且可以與數據庫的數據同步更新。
③網頁上發布全省九地市未來三天的天氣情況,每天的8點和20點更新一次數據。如圖6所示。
2.2.4雷電信恩模塊
雷電定位系統是一整套全自動、大面積、高精度、實時雷電監測系統,能實時顯示對地雷擊的發生時間、位置、雷電流幅值、回擊次數;雷擊點的分時彩色圖能清晰地顯示雷電運動軌跡。
雷電信息能在地圖上直觀地顯示。配合GIS系統圖形放大、縮小、漫游等功能,可以對雷電信息直觀地查看和查詢。系統提供了多種方式的查詢、統計及顯示。
(1)雷電信息展示
①系統默認顯示實時雷電數據。可以按需要顯示雷電的歷史數據。雷電的顯示符號以及顏色,形狀都可以由用戶決定。
②新產生的雷電直接在地圖上顯示,與數據庫處理同步。
③以不同符號顯示不同強度的雷電。
④沿線路顯示歷史雷電信息。
⑤按小時回放歷史雷電。
(2)雷電信息分析
①系統可以按年、月、日、電流強度等多種方式統計雷電信息。
②可以設定線路的緩沖區帶半徑,查詢輸電線路附近的雷電信息。
(3)雷電預警
當一分鐘內的雷電數目以及電流強度均大于臨界值時,系統發出警示。臨界值根據當地的雷電發生狀況設定。
2.2.5故障搶修模塊
(1)故障搶修模塊的網絡結構圖(如圖7所示)

用戶可以直接登錄防災減災系統,進入臺風搶修模塊,系統可自動判斷用戶所在的局域網中是否有專用的臺風搶修服務器。當臺風造成網絡中斷的時候,用戶可以訪問局域網內的臺風搶修系統。通過故障搶修模塊發布的信息,用戶可以實時關注受災情況,指揮災后搶修工作。
(2)關鍵技術點
①實現與95598系統互聯互通。
②對每條饋線故障,提供上傳CAD圖紙的接口。
③實時更新網頁上的故障搶修記錄。
④對歷史的故障信息進行分類統計,以餅圖、柱狀圖等方式展現。
2.2.6災害預警模塊
預警的內容有:
①當臺風到達48小時警戒線及24小時警戒線時,系統自動預警。
②當電力設備處于七級十級風圈范圍內,系統自動預警。
③在單位時間內某個地區雷擊點數超過警戒線,系統自動預警。
④單個雷電的電流強度超過警戒線,系統自動預警,并搜索雷擊點附近是否有電力設施,列表并在地圖上顯示。
⑤某個地區的雨量超過警戒線,系統自動提示,并查詢該地區最近幾天的降雨量。
所有的預警信息都歸類存儲,便于隨時查詢統計。同時系統可以自定義各項指標的參數,如雷擊點密度,臨界電流強度等,根據不同地區的特殊情況制定不同的指標。
2.2.7水庫水情信息模塊
為滿足水庫防洪調度的需要,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防災減災系統加入了水庫水情模塊,及時地讓水管機構掌握水庫的水位、庫容及進庫、泄出流量的實時數據。
系統以臺賬形式顯示水庫的水情信息以及設備狀況。可以通過定位來查詢各個水庫的信息。
2.2.8 PDA應用
PDA的應用的優勢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在故障發生后,線路搶修人員,帶上PDA可以實時發送故障第一現場的情況到指揮中心,使搶修隊與指揮中心聯運,進行有序高效的故障搶修。
②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可以調出當地的電力設備的發布情況,從整體上把握現場的情況,更合理、更有效地進行搶修,在最短地時間內恢復線路送電。
③通過GPS定位技術,指揮中心可以知道搶修隊的位置,合理分配各受災地區的搶修人員,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
3 結束語
本文所述的電網綜合防災減災系統,實現了電網基礎數據、災害檢測信息的整體集成和資源共享,充分挖掘了現有災害信息的使用潛力。本系統的運行增強了電網系統的災害預警、災害預防、災害處理能力,提高了電網運行工作效率和安全運行水平。電力公司人員普遍反應良好,公司管理人員也對該系統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