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生:第一個自主培育肉牛新產品
經過40余名畜牧科技人員歷時21年的育種接力,我國自主培育的第一個肉牛新品種——夏南牛在河南省泌陽縣誕生了。日前,該品種經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專家審定,農業部予以公告確認。
夏南牛的成功培育。開創了我國自主培育肉牛品種的先河,填補了我國沒有自己肉牛品種的空白。
據河南省畜牧局局長謝振生介紹.以法國夏洛 來牛為父本南陽牛為母本的夏南牛的培育闖出了國內運用雜交創新、橫交固定、自群繁育三個階段開放式肉牛育種的技術之路;探索出了肉犢牛補飼、架子牛育肥、母牛體況控制等一整套由傳統役用牛向肉用牛選種選育的新方法和新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項目實施21年間。共完成雜交配種100萬頭以上,繁殖成活肉雜牛80余萬頭,培訓農民10萬人次,推廣應用實用畜牧獸醫技術14項.該項目累計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5億元以上。
特色小米品種——綠小米
1.特征特性:幼苗葉片、葉鞘均為綠色,株高160厘米,穗長紡錘狀,長25厘米,穗粒重16.g克,刺毛長,穗粒松緊適中,谷殼草黃色。米粒呈深綠色.圓形,千粒穗重2.5~3克,出米率85%以上,穗草比1:1,北方春播從出苗到成熟120天。華北地區夏播成熟期90天左右。
2.食用性能:據國家農業部谷物品質檢測中心抽樣分析,含蛋白質12%,脂肪3.7%,賴氨酸O.29%,直定鏈淀粉含量14.6%,膠稠度113毫米,糊化溫度2.3。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及一種具消除勞動功能的輔酶物質。經常食用可起到降血脂、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提高肌體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3.產量表現:該品種2002年參加全國北方小米早地組區試,平均畝產750.9千克,比對照中谷6增產11.5%。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1位。2003年平均畝產845.46千克.比對照公谷16增產9.8%。又居首位。2004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65.14千克,比對照增產8.5%。也居榜首。
4.適應性廣:據國家小米區試結果.該品種可以在我國干旱區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的寧夏鹽池地區種植。并獲得高于當地主栽品種的產量。鑒于品質表現出眾,綠小米在2005年破格進入云南省區試。并順利通過廣東省2004年旱谷區試和2005年生產試驗。此外,該品種還參加了全國長江中下游小米預試,農業部新品種展示和四川、浙江、湖北等省區區域性試種。
新品種海花茄
海花茄2號、海花茄6號是北京市海淀區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實驗室通過茄子花培技術選育的茄子新品種。現將其特征特性分別介紹如下:
海花茄2號:屬極早熟花培品種,始花節位7節,葉片深綠色,莖、葉脈紫色,株高35~50厘米,開展度80~90厘米,果實橢圓形,果長15厘米,橫徑5~6厘米,平均單果重200克左右。果實紫黑色。光滑油亮.萼片紫色,商品性好。果肉細密、籽少.抗病性、連續坐果能力較強。畝栽2500~3000株.雙桿或三桿整枝,畝產4000公斤以上,適宜春季早熟大棚及露地栽培。
海花茄6號:早熟花培品種。始花節位7節,葉片綠色,莖、葉脈綠色,株高60~70厘米.果實橢圓形,果長17厘米,橫徑9厘米,果皮綠色,光滑油亮,平均單果重300克。果肉細密、籽少,抗病性、連續坐果能力較強。畝栽2500株,雙桿整枝,一般畝產5000公斤.適宜春季早熟大棚及露地栽培。
“錦霞”是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油桃育種課題組選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種。在晉中地區7月中旬成熟,該果實發育期為85天~91天,平均單果重1 60克,最大單果重375克.果實圓形,縱、橫、側徑分別是6.8×6.8×6.8厘米;果皮陽面鮮紅色,著色面積80%左右;果肉白,肉質較細.軟溶質;汁液多,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13.6%:半離核。與同期成熟的美國品“NJN76”比較,“錦霞”油桃在花芽抗凍性、果實抗裂果性、豐產、穩產性等方面均表現優秀。特別是果實風味香甜爽口,具濃郁的桃香味.明顯優于國內外同期成熟的油桃品種。
“早美酥”梨
1.果實經濟性狀:平均單果重250克,近圓形或長卵圓形.果面光滑潔凈.蠟質厚。綠黃色,外觀美。果心較小,肉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5%。
2.一般農藝性狀:樹姿半開張、樹冠圓頭形、干性強。果實成熱期7月下旬,果實生育期90天.植株營養生長期219天.對輪紋病、黑斑病、腐爛病均有較強抗性。
3.適宜地區:華北、華南等地種植。
4.栽培要點:沙荒薄地及丘陵崗地,株行距1.5×4(米)或2×4(米):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好的地方株行距2×5(米)。進入盛果期后要合理疏花疏果。每隔20厘米留一個果.每畝留果約15000個,使產量控制在2500千克以內。整形修剪以輕剪為主,結果后培養樹形,以紡錘形為主。
安徽:超級稻示范推廣獲突破
陳 群
安徽省唯——個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超級稻”粳雜新組合“III優98”大面積示范推廣獲突破。
“III優98”是由安徽省農科院和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經過十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的雜交中粳稻新組合,具有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等諸多優點,被農業部列為種子入戶工程優選品種,在去年第五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會優質米評選中名列第二,在日本也被評為A級米。安徽省將其列為農業引智重要成果.在沿江、江南和沿淮地區有計劃布點示范。今年全省種植面積在十萬畝以上,長勢喜人。經專家考察,平均畝產600千克以上,比當地推廣品種增產10%以上。
江西彭澤:搞蟲雜交棉充種又獲新突破
錢林森
近日,從江西省彭澤縣傳來好消息。經過兩年時間的對比試驗,彭澤縣棉科所與南京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共同合作培育的“彭雜一號”抗蟲雜交棉新品種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該品種已被推薦參加全省棉花新品種A組預試。
“彭雜一號”抗蟲雜交棉新品種采取傳統膿桿菌導入法精心培育,具有株形緊湊、通透性好、結鈴性強、桃大以及抗蟲抗病性強等特點。通過與其他9個常規棉品種對比試驗,該品種籽棉畝產在350千克以上,高出普通常規棉15%左右。
(新科技新產品由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