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接種室、醫院里的注射室里,最常聽到的就是寶寶的驚聲尖叫。對寶寶來說,打針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父母也每次都要折騰到筋疲力盡。寶寶為什么這么怕打針呢?
教育不當。有的父母會因為寶寶不聽話,而用打針來嚇唬他:“再不聽話,讓醫生叔叔給你打針!”久而久之,寶寶聞針色變,到了真要打針的時候,你可要吃苦頭了!
難忘經歷。寶寶會因為曾經不愉快的經歷,而對某件事物產生長期的心理陰影,比如曾經在打針的時候,因為護士的手法不熟練,導致出血或者幾次不成功,讓寶寶又疼又怕,再也不想走進醫院一步!
環境影響。注射室里如果有其他正在大鬧的寶寶,那就等待“合唱”的來臨吧,今后只要聞到醫院特殊的酒精味,小家伙就要退避三舍了!

健康的身體要預防、生病要打針,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才能讓寶寶輕松面對?
一 假裝游戲來幫忙 游戲是引導寶寶客觀認識事物的好辦法,給寶寶買一套醫生玩具,帶著毛毛熊來看病吧!和寶寶 起學著量體溫、測心跳,學著醫生的樣子給它打針。讓寶寶在游戲過程中,消除恐懼感。
二 打針時間巧選擇 寶寶之間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為了避免注射室里的“大合唱”,最好對醫院環境有全面的了解,找一個相對清靜的時段,既可以避免與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同時相對人少的環境也有利于寶寶和媽媽情緒的穩定。寶寶睡覺的時候也是打針的好機會,不知不覺中搞定。
三 熟悉環境減恐懼 打針之前可以帶寶寶在醫院的周圍、走廊轉轉,熟悉一下環境,讓他有個心理過渡期,現在醫院都有專門為寶寶開辟出的游戲區,先玩一會緩解一下恐懼情緒,比較有利于接下來的程序。
四 熟練護士好處多 打針肯定是會疼的,寶寶的血管細小,如果遇到手法不熟的護士,不但寶寶又疼又怕,媽媽更是心疼不已。所以尋找熟練“扎手”是很關鍵的,可以向醫院、周圍的病友或者親戚朋友打聽一下,盡可能找到一位熟悉寶寶身體,會安撫寶寶情緒,讓寶寶輕松完成打針過程的好護士,如果有必要,最好建立長期的聯系,熟悉的面孔是緩解寶寶情緒的好幫手。
五 巧妙轉移注意力 在注射之前,不要讓寶寶看到護士的準備過程,冰冷的器具會讓寶寶更加緊張。可以和護士溝通一下,先和寶寶做個小游戲(時間寬松的話),讓寶寶慢慢接受面前的人,注射過程中,可以和寶寶聊天轉移他的視線和注意力,有效地緩解恐懼。
六 隨身玩具不可少 玩具是安撫寶寶的寶貝,抱著心愛的玩具,恐懼心理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特別是打吊瓶的時候,玩具也可以幫助寶寶打發無聊的時間。
七 可愛針頭最時尚 如果時間允許,也比較有精力,可以在針頭上動動腦筋,寶寶是視覺系的,看到漂亮可愛的東西,肯定不會排斥。在針管上套上毛毛球、卡通圖案的皮筋,最好蓋住針管,先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告訴他:“護士阿姨現在就把這么漂亮的東西放在你手上,送給你!”也許小家伙會被這個小禮物所吸引,乖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