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難料。那天他突然病倒了,醫生告知他,他的時日已不多。他突然感到擔心和害怕。
他害怕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哪天如果他真的不在了,母親該怎么辦。
他仿佛看到秋風中那頭發花白身材瘦弱的孤獨的背影,那是他最后一次回家時母親送他上車而定格在他心中的畫面,他想也許這是永久的了。每每它在心中浮現時,他的心就會隱隱作痛,多么孤獨多么可憐的母親啊!
母親中年喪夫,兒子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從小到大,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辛酸與淚水??!可是現在,母親又要面臨喪子之痛了!想到這里,一個堂堂七尺男兒竟忽然掩面痛哭起來。
他一定得想個辦法將那個不幸的消息隱瞞下去。
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母親已習慣了他每周兩三次的電話,因為只有聽到他健康和開心的聲音,母親才能開心并努力健康地活著。
現在病痛的折磨已讓他的聲音開始變得有氣無力,他努力強撐著讓自己的聲音和心情盡量保持原樣,但還是隱隱約約聽出了母親的那份擔心。
每次電話都讓他大汗淋漓,他感覺死神在一步步逼近。像某些凄美感人的故事中描述的那樣,找個接近自己聲音的來代替自己給母親打電話?他想。然后他又搖搖頭,不行,因為畢竟是母子,母子連心啊,怎么能騙得過呢!
是啊,母子連心啊,母親還是質問了她所謂的擔心。他就按提前想好的輕描淡寫地說了一下自己的病情,并且還說需要一個小小的手術,請母親不要擔心。
放下電話,他趕緊拿起筆堅持著給母親去了一封信,因為他擔心母親會立刻千里迢迢趕來,他不放心,真的不放心。母親不識字,從未出過遠門,而且又有高血壓和心臟病。信是加急寄出的,因為母親不識字,他往往都是把信寄到鄰村舅舅家,再由舅舅讀給母親聽。
他在信中特地給舅舅講明了自己的病情和以后的打算,于是舅舅讀給母親的信是這樣的,“媽媽,我的身體不小心出了點小小的故障,需要一個小小的手術,正好影響到聲帶,醫生說最近最好不要講話,為了我的健康,就不打電話給您了,改為寫信吧。這種老方式我挺懷念的,記得當初考上大學剛離開家那會兒,我們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p>
過了一周,舅舅又拿著一封信讀給母親,“媽媽,手術非常成功,只是需要一段時間恢復,為了能恢復到正常,單位特地讓我去美國療養,否則我就不能更好的工作了,您知道您兒子可是一名出色的大學講師,沒有聲音怎么能行呢!”
又過了一周,舅舅再次拿著一封信讀給母親,“媽媽,我已到了美國,一切安好!這里的醫療設備先進,我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了。不過我又有了一個不孝的決定,我想趁年輕在這里再深造幾年,可能這幾年就不回去看您了。電話費好貴哦,還是寫信吧,像原來那樣我一星期給您寫一封信報平安,為了我您也要注意身體呀,吃好喝好休息好,把身體養得棒棒的,幾年后我回去一定給您帶個漂亮的兒媳婦,還等您給幫忙帶孫子呢,身體不好怎能行,您說呢!”
他還是帶著無限的牽掛和留戀離開了,這封信是他努力給母親寄出去的最后一封。
以后的每周舅舅依舊都去給母親讀信,只是那都是舅舅按他的意圖瞎編的。
幾年后,母親在彌留之際向舅舅談到了一切,她說她感謝舅舅的良苦用心,她說她在收到兒子的第二封信時就知道了真相,但是她想她還是成全了兒子的那片孝心,她寧可相信兒子還一直好好地活著,為了兒子,她一直努力地強撐著,不過現在好了,終于可以去美國找心愛的兒子了!
說完,母親含笑地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