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登—巴登的溫泉浴池里,馬克·吐溫說,5分鐘后你會忘掉自己,20分鐘后你會忘掉世界。
在黑森林西北部的邊緣,有一個相當出名的小城叫做巴登-巴登。巴登在德語中有泡澡的意思,顧名思義,巴登-巴登便成了“泡澡泡澡”。其實,德國溫泉眾多,將“巴登”一詞嵌入名內的城市也不少,卻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巴登-巴登用得這樣理直氣壯,大有舍我其誰的氣勢。事實上,這個地處德法交界,群山環繞間的黑森林邊緣小城,卻是德國最負盛名的溫泉療養勝地,素有“歐洲的夏都”之稱,巴登-巴登的溫泉被全歐洲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溫泉之一。如果要問一個德國人,在德國,春天是從哪兒開始的?很多人會告訴你,“巴登-巴登”。
不洗溫泉等于白來

上世紀19世紀,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大人物都在巴登-巴登小住過幾日。這座拿破侖三世所鐘愛的城市,同樣接待過俾斯麥、維多利亞女王、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和普魯士的威廉。這些君主、政治家喜歡選擇這個地方開會,就跟中國人喜歡選擇廬山是一個意思。但政治家不是唯一享受這里的溫泉和溫和氣候的人群,這座城市同樣也接待文人墨客,諸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納、拉姆斯……
有人說,到巴登-巴登如果不洗溫泉,等于白來。雖然德國的溫泉療養地多達200多個,但“德國溫泉之花”的稱號卻只屬于巴登·巴登,早在古羅馬時代,它就和英國的巴斯一起成為西方世界的兩大著名溫泉圣地。巴登·巴登的溫泉不僅能夠浸泡,還能飲用。游客可以在特定的商店買到新鮮的溫泉水帶走,讓溫咸的泉水由外到里呵護自己的身體。
巴登-巴登的溫泉浴池有兩家,一家古典,一家現代。古典的那家叫腓烈特,建筑為文藝復興風格,高大宏偉。另一家叫卡拉卡拉大浴池,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卡拉卡拉皇帝就來過這里治療關節炎,效果明顯,也使此地溫泉聲名遠揚,今天這家溫泉浴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腓特烈浴池(Friedrichsbad)
穿梭在歐洲的小街道上,幾步就是一條街。著名的腓特烈浴池建于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浴池遺跡上。整個浴池是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面積更達1000平方米,備有多個室內外的溫泉和桑拿浴。以天體浴聞名的腓特烈浴池,每周只有兩天男女分浴,其余日子均需男女共浴。
這里保留了傳統浴場的模式,著名的肥皂刷按摩泡澡全套需時約三小時,有暖、泡、蒸、洗、沖、動、冷、擦、按摩、涂油、泥澡與靜養等十六種不同的程序,分別在不同的溫度下在不同的地點進行,與其典雅高貴的羅馬式建筑風格真正相得益彰。而最具特色的“羅馬-愛爾蘭浴”(Romisch-Irisches),歷時兩小時,一共有十幾道程序,如潔身、熱身、盆浴、池浴、熱水浴、冷水浴,還有蒸氣浴、天然泥泉浴、碳酸浴以及按摩等。

卡拉卡拉浴池(Caradalla Thermals)
公元一世紀,古羅馬人在此地與頑強的森林之民日爾曼人作戰。當他們在山谷里發現溫度高達69℃的礦泉時,狂喜不已。于是他們開始建造大型的沐浴場所,并稱這個地方為Aquae,意思是浴池。公元213年,羅馬皇帝,好戰且酷愛溫泉的卡拉卡拉曾來到此地享受溫泉浴。由此建成的浴場卡拉卡拉是個面積達11公頃,可容納1600人的巨大游樂中心,其蓄水量8萬噸。古羅馬人酷愛身體的美與潔凈,和體魄的強健。在進入浴場之前,他們一般要進行一番激烈的運動。進入浴場后,在按摩的同時還時常要拔除身上不想要的毛發,且尖著嗓門吼叫。從壁畫上看,赤身裸體的羅馬女子在下水沐浴之前均要做一套體操運動。
卡拉卡拉浴池與腓特烈浴池位于同一條街,以白色大理石建成,富于現代感,白色的廊柱支起蔚藍色的圓形巨頂,和藍天綠樹融為一體。內有多個室內溫泉、露天溫泉池,除此之外也還有蒸氣浴、礦泥浴、按摩等。與腓特烈浴池不同的是,卡拉卡拉浴池需穿泳衣進入,這對不習慣赤裸的客人來說無疑少了很多尷尬。

在卡拉卡拉“巴登巴登”
設施現代化的卡拉卡拉,浴池大廳內擺滿鮮花,干凈整潔。大廳四壁均是落地玻璃,巨大的圓形屋頂也用玻璃制成。躺在沙灘椅上,仰頭看去,朵朵白云從眼前飄過。室內有三個池子,一大兩小,大的是溫水,兩個小的是熱水與冷水。中間的小池子不斷翻著水泡,不時可看到教練帶著一群上了年紀的男女在水中做體操。這些都是經醫生同意享受社會保險,用溫泉浴治療疾病的人。其他兩個池子,在四周池壁按照人體不同部位的高度設計了高壓水流,供游客按摩用。一圈轉下來,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放松。若感覺還不夠勁,可到旁邊的小屋里享受不同形式的桑拿,曬曬人工陽光。從連接大廳和室外的通道出去,是綠樹鮮花圍起的一塊天地,里面熱氣蒸騰,水聲嘩嘩。這就是卡拉卡拉的露天浴池,包括一個游泳池,一個溫泉池。兩個大型水池設計了沖浪、瀑布等各種水流形式。

穿著泳衣在室內溫水浴池里舒展開身體四肢后,就可以勇敢地嘗試室外溫水池了。遠山依然覆蓋在薄薄的白雪之下,近處的建筑色彩優雅、嫵媚多姿,空氣新鮮清冷,瀑布的隆隆聲忽高忽低,由遠及近……漸漸的,什么都溶化在水中,什么壓力和心事都不存在了,時間流淌在溫泉的突涌中。當骨頭都泡得酥酥的時候,立即走入那冰涼刺骨的冰水池中,并連著轉圈,然后沖到人造冰水瀑布下很快地沖刷一下,這樣的舉動在冬季是很有點英雄氣概的。這其實是古羅馬人洗澡的必經之步。
卡拉卡拉另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它的二樓。那里不但有世界各地名目繁多的Spa,更有室外山中的小木屋桑拿房,以及刺激的讓人尖叫的露天冰水沖淋。進入二樓必須全裸,但每人會拿到一條大浴巾。散發著松木香的木屋桑拿房很好聞,最考驗人的就是出了90度的高溫干蒸房,而后一頭扎進冰柱般澆下的疾水中。這樣經歷過冰火兩層天之后的皮膚,感覺特別緊致滑爽,膚色也不再蒼白了。

布萊娜公園大飯店&SPA
走在巴登-巴登小鎮的大街上,給你體會最深的就是這里高貴而不張揚的氣質。小鎮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要大街,與大街平行的是一渠清澈的溪流。在大街與溪流間,有一處寬約百米的地帶,在那里坐落著一座古老的教堂和數家五星級溫泉酒店,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萊娜公園大飯店&SPA,克林頓等政要和名流都曾下榻于此。酒店的正門面對大街,而它的后花園則被茂盛的古樹嚴實地籠罩起來,并以溪流為天然屏障與外界隔離開來,正像一位貴族紳士,雖然低調,但卻與外人保持著距離。

到巴登-巴登來旅行的理由很多,有些人是為了這里的豪華賭場,有些人是為了這里和諧溫暖的氣候,傳說中有神奇療效的溫泉和世界頂尖水準的節日劇院。還有一些知道生活中真趣味的人,一家飯店就是他們造訪巴登-巴登的理由。這家飯店就是前面提到的布萊娜公園大飯店&SPA。因為正是這家酒店,引領了德國SPA的潮流。
布萊娜公園大飯店&SPA的前任掌柜Richard·Schmitz,是德國第一個將SPA這個詞和一個酒店的名字永久結合起來的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Schmitz先生就創德國風氣之先,將SPA概念引入酒店的服務。1999年4月,投資230萬美元擴建的布萊娜SPA部分建成。對于很多老客人來說,這是他們一再延長自己在布萊娜公園大飯店逗留時間的絕妙借口。巴登-巴登享譽世界的神奇熱泉、頂級的專業設備和水療專家,使這里成為另外一個放松心情的世外桃源。
春天,從Lichtentaler Allee的花海走過,走進布萊娜公園大飯店,門在你身后關上,你不再記得這里是黑森林的深處,不再記得這里曾經有過多少的榮耀和美麗。20分鐘后,你忘了整個的嘈雜世界——你恍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