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驕陽似火。燦爛的陽光給人們帶來了輕松和歡快,但強烈的紫外線也給人們的皮膚帶來了相當的麻煩和苦惱,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夏季紫外線對皮膚美白的影響以及相應的皮膚護理重點。
從皮膚組織層面看,膚色由皮膚內各種色素(黑素及胡蘿卜素等)的含量與分布狀況、皮膚血液內氧合血紅蛋白與還原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皮膚各層的厚度及光線在皮膚表面的散射現象決定,其中黑素小體的數量、大小、分布及黑素化程度是決定皮膚顏色的主要因素。
黑素細胞與黑素
黑素細胞屬樹枝狀細胞,位于表皮基底層,約占基底層細胞的10%,黑素細胞含酪氨酸酶,可將酪氨酸轉化為黑素,黑素形成途徑為酪氨酸→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二羥基吲哚→酮式吲哚→黑素。黑素形成后將輸送給周圍角朊細胞。黑素分優黑素(棕色或黑色)和褐黑素(黃色或紅色)兩種。高水平的酪氨酸酶活性導致優黑素產生,低水平的酪氨酸酶活性導致褐黑素產生。
紫外線對黑素細胞的生物影響
紫外線輻射可刺激黑素細胞增殖,并使細胞合成黑素和轉運黑素體的功能增強。黑素可吸收紫外線,從而減緩紫外線輻射對深層組織的損害,這正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日光輻射形成的一種防御性生物反饋機制。日光中紫外線對黑素細胞的生物影響,是發生皮膚黑化或日曬黑的物質基礎。特別是處于生理狀況或妊娠期的女性,由于內分泌的變化影響了黑素細胞的活性,在紫外線照射下更易出現色素沉著。
皮膚日曬黑化的類型
紫外線照射皮膚直接出現色素沉著,是人類皮膚對紫外線輻射的一種反應,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速發型黑化: 照射后立即發生的色素沉著,限于照射部位,色素沉著消退很快。色素變深源于皮膚內先在色素的氧化和再分布。
2.遲發型黑化:照射后數天內發生,色素可持續數天至數月。是紫外線照射引起黑素細胞活性和數量的增加從而導致表皮黑素形成增加的結果。
美白活性物質作用機理與美白化妝品
美白活性物質指的是可降低皮膚色度或減輕色素沉著,以達到皮膚美白為目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至于美白活性物質的美白途徑則有以下幾種:影響黑素細胞的存活和生長;抑制黑素細胞內黑素的生成;通過還原淡化已合成的黑素或抑制多巴的自身氧化;抑制黑素顆粒轉移至角質形成細胞;加速角質形成細胞中的黑素向角質層轉移,軟化角質層和加速角質層脫落;減少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線等對黑素形成過程的負面影響。
新一代的美白產品應該是屬于“健康美白”的全效型產品——首先著力于維護皮膚的功能和健康,在提升皮膚潤澤、細膩、彈性諸方面的同時,突出美白功效,從外部對紫外線的防護,到內部抑制酪氨酸酶,提高細胞新陳代謝能力,減少黑素的沉積,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環,增強皮膚細胞的免疫力,產品多方位組方配合,發揮多組分活性成分多途徑、多功效的作用,使肌膚獲得健康、自然美白的效果。
防曬化妝品成分分析
防曬劑大致分為物理防曬劑與化學防曬劑,物理防曬劑常見成分為二氧化鈦、氧化鋅、滑石粉等礦物顆粒,防曬原理為反射、散射紫外線;化學防曬劑為化學合成成分,常見有對氨基苯甲酸及酯類、水楊酸酯類等,防曬原理為對紫外線選擇性的吸收。與化學防曬劑比較,物理防曬劑安全性高,穩定性好并具有高度的皮膚耐受性,不宜發生光毒反應或光變態反應,更適合紫外線輻射相關的皮膚損害使用。
要使得肌膚美白,從必要性來講,“美白”與“防曬”這兩個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從效果來講,“美白”與“防曬”這兩個措施是相輔相成的,“防曬”可有效地預防皮膚黑化并可給“美白”的效果保駕護航,只有在“防曬”的前提下,“美白”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