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變化,美容院的經營再也不像前些年那樣一帆風順了。經營方面遭遇的問題困擾著美容業。美容院究竟如何經營?美容院經營的方向在哪里?美容院經營管理者的角色該怎樣扮演呢?作為一個美容院經營管理者,我們該如何對自己的角色和經營管理能力評估呢?

美容院經營管理者的角色扮演
作為美容院的一個經營管理者,大部分人既是管理者又是技術指導者,即必須對內溝通又必須對外溝通,針對客戶關系的處理。在這樣的一個角色上,美容院管理者就必須具備全面的管理素質。
系統合理的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1:
美容院經營者的經營意識及組織行程的循環無論規模的大小,美容院經營者必須有一個經營理念,如:為何經營?本美容院的產品及服務為何存在?
一個美容院管理者對自我的評估,最重要的是先確定指標方向然后按其向目的地方向行駛,并確定經營計劃。所以,經營者得著重經營計劃的制作。可以把經營計劃想成是要安全且快速到目的地之手段及方式的組合。
在做一份計劃之前,不要忘記考慮經營環境和經營資源兩者的關系。具體來說,經營環境包括景氣、法律、消費動向、業界動向、競爭關系,地理條件等外部環境;經營資源包括人、事物、資金、情報、技術等內部環境。
為了使美容院的供應活動更順暢的展開,必須要回顧“計劃、實行、檢視”等組織程序,又稱“PDC循環”,以形成一個良性的螺旋狀,漸次上升至一定階段。以增加形象及贏利能力。
自我評估2:
美容院經營者明確有效地針對目標顧客進行宣傳是一種“令人對商品興起購買欲念”的技術,然而我們究竟要以何種風格方能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呢?在此問題上全世界經營者都面臨巨大變化,已有以往“吸引消費者聚焦于商品或服務”轉為“提供消費者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務”。
在此我們必須明白女性消費者到美容院消費的4個意識:
1,自覺意識:希望提高生活素質、滿足自我、實現欲求、一種社會地位的滿足感。
2,價值意識:希望支出費用與所得效果成正比。
3,時間意識:希望有效活用時間,并讓生活變成享受。
4,健全意識:希望維持身體健康,美麗及生活環境安全。
當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或者服務時,都會根據上述4項意識來選擇消費,然后把目標放在與自己價值相吻合的一些商品或服務上,最后絞盡腦汁來決定購買哪一項商品。因此,經營者必須訓練出對應的方法,以下有6個與顧客有關系的方法:
1,價格競爭力:同樣的產品或服務必須較便宜一些,而且同樣的價格下,則要有更高的品質。
2,技術競爭力:制造吸引顧客所需要的效果。
3,內容競爭力:開發滿顧客自我認識的內容。
4,立地競爭力:商業特性和產品概念的一致性。
5,服務競爭力:開發產品或護理附加價值的明確訴求。
6,促進販賣競爭力:促進販賣手段的個別對應化組合(市場及顧客目標的明確化和對應能力)。
自我評估3:
經營管理者領導能力及內部溝通協調能力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 管理者的領導力
作為一個管理者是否具備對內部人員的個人領導影響力,是否具備對內部工作的計劃能力和整體統籌能力,對內部運作流程的工藝或技術熟練程度。

— 管理者的親和力
作為管理者,因為自身的權威,通常會抑止下屬員工的思維。如果管理者自以為是,就完全談不上應有的親和力。這對員工積極性及責任心的培養是極大的傷害,同時管理者也難真正讓員工接受并完成工作目標。
— 管理者內部溝通及協調能力
在此必須首先說一下管理者溝通給員工帶來消極心理的三大根源:
1,破壞性的批評。
表現一,是對人不對事,直接進行人身攻擊。表現二,是增加他人的負疚感受。表現三,是比較隱蔽,就是有條件的愛,這也會給人造成心理傷害。破壞性的批評直接摧毀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負擔,扭曲心態,使他人自信心會殆盡,員工會開始自棄,自憐、害怕做任何事情。
2,不愿或害怕承擔責任。
一個害怕承擔責任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沒有控制力,沒有決定能力的人,也就不適合作一個管理者。
3,消極論斷,批評別人。
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隨時隨地都有發生,而我們卻不以為意。比如我們聽某某講誰怎樣了,或丟東西了,首先懷疑某某人(消極論斷);然后觀察,監視,越看越像(驗證自我);于是你便會發現那個被懷疑的人連說話走路都不對了(實際上是自我心態在作怪)。
作為一個經營者或管理者,應在對內部溝通及做協調時避免出現以上問題。多表揚少批評;批評對事不對人;對未來不對過去。把80%的時間用于解決問題,而非追究問題的本身;永遠不要打擊別人的自我價值。而對工作本身,應對自己負責、一諾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