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授認為“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 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會有未來。”站在這個教授的立場,為了證明其觀點,本文特從七大方面闡述孔子不如章子怡的理由,愿能博眾君一笑。
一、淪出身:孔子生在舊社會,思想封建,實屬“四舊”,理應打倒;章子怡生在新時代,思想活躍,是時尚與潮流的代表。
二、論相貌:孔子很老,如同朽木;章子怡年輕漂亮,國色天香,并肩比美,準優誰劣一目了然。
三、論財富:孔子很窮,他說:“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是典型的窮書生口氣;章子怡一部片酬高達500萬(美元),出口刨匯為國掙錢,從市場經濟價值論來講,孔子可比磚石,章子怡可比美玉。
四、論技藝:孔子以直白的語言授學教徒,雖然教得是不錯,可充其量只能算個“三好教師”,頂大可以冒充個“教授”;章子怡以身作“旗”,以高雅的形象吸引人,以純潔的藝術感染人,以先進的文化教育人,潛移默化,寓教于樂,使人看著舒心,學著開心。
五、論成就:孔子只寫了一本《論語》,章子怡拍大片數十部,從產量上來講,孔老望塵莫及。
六、論影響:孔子門生才三千人,章子怡“粉絲”過億,怎可同日而語?
七、論境界:孔子的儒學是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而服務的,章子怡是人民群眾服務的,所以在思想境界上,拿孔子與章子怡湘比,簡直是對章子冶的莫大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