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寶寶誕生了,家里平添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可別小看了這小人兒,一年的費用還真是一筆數目。尿片、奶粉、玩具、書籍、早教……樣樣都不能缺。如何優化利用這筆開支,成了現代家庭理財的一個大學問。今年我們將特設理財欄目,每期邀請理財師針對一個家庭案例,提出具體的理財建議,優化設計,開源節流,為寶寶創造最優質的生活。讓我們相約在“理財起跑線”。
案例:
林先生33歲,外企部門主管,月薪8000元;林太太29歲,某雜志社編輯,月薪4000元,現已懷孕4個月了。林先生夫婦倆現住一套60平米的兩居室,價值50萬元。夫妻兩人生活開支每月3000元左右,除了必要開支外,其余的錢都存入銀行,現銀行儲蓄帳戶上有10萬元,兩人均沒有購買商業保險。雙方都有公積金和養老金,公積金帳戶上現有4萬。
理財需求:
林先生預計孩子出生所需費用2萬元,而孩子在3歲前家庭每年需花費3萬元左右。另外,孩子出生后,原來的房子就顯小,林先生計劃兩年內賣掉現房,購置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購置房屋在城區,總價90萬。請理財師設計一個合理的理財方案。
理財分析:
林先生夫妻倆雖然目前收入不錯,工作也比較穩定,但家庭收入主要來自于稅后工資,收入過于單一,萬一出現失業或意外,家庭抗風險能力較低,將會產生不利影響。通過對林先生家的財務資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財務指標:結余比率:75%,參考值為10%,反映林先生有非常強的儲蓄意識;投資與凈資產比率0,參考值是50%,表示無任何投資。清償比率=100%,參考值是50%以上,負債比率=0,參考值通常控制在50%以下。此兩個比率反映林先生家無任何負債;流動性比率為33,常值為3左右,說明林先生的流動性資產可以支付未來33個月的支出。總體分析林先生家的各項指標說明林先生家的財務結構不盡合理,應發揮財務杠桿作用,適當舉債。
理財建議:
1 銀行活期15000元,相當于5個月的家庭支出,主要作為家庭日常支出的備用金。貨幣基金20000元,可暫時作為家庭的應急用款,以備生小孩之用。貨幣市場基金,該基金投資司期短,而且收益率既穩定又相當可觀。貨幣市場基金的變現能力很強,是很好的現金管理工具。林先生夫妻倆的財務狀況較好,可申請銀行信用卡獲得較高透支額度作為臨時資金調度之用,并可充分享受免息的優惠和記帳功能。
2 股市從長期來看,隨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總體趨勢較好,考慮到林先生夫妻無時間精力及投資經驗投資股市,建議每月1000元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購買基金,5:5的比例購買指數型和配置型基金,根據近年的歷史記錄,平均收益率有可能實現15%以上,17年后小孩高中時基金市值約為90多萬元,完全可以讓小孩受到較好的教育。
3 建議偏重保障類型的保險,對分紅及理財類保險謹慎選擇。林先生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應適當多保。
4 林先生夫妻在兩年內賣掉現房大概可以得到50萬現金,加上4萬公積金,6.5萬銀行存款,共有60.5萬。可以選擇首付40萬,公積金貸款50萬,貸款27年(林先生60歲退休,離退休還有27年,按規定在退休前必須將按揭還清),把額度用足。目前公積金27年檔的年利率4.86%,這樣每月還按揭2800元,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剩余20.5萬可用作裝修款和交稅等其他費用。
5 林先生夫妻可每月定期定額1500元以同樣的比例投資指數型和配置型基金,退休時,基金市值約262.6萬,加上社保和商業保險的補充,完全可過上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