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那一天,我的先生當著數百人的面大聲回答司儀提出的問題,
“家務活誰干?”“我干!”
“飯誰做?“我做!”
“碗誰刷?”“我刷!”
“臟衣服誰洗?”“我洗!”
再看站在一旁的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的同學都嫉妒得眼圈發紅。
結婚后的第一天,先生下班輕輕地說了一句,一個家干不干凈,就要看他家的洗手間干不干凈,我一聽,我愛的洗手間當然干凈,每天睡覺前我都不忘將洗手間擦一遍:一個星期過后,先生又說,一個女人利不利索,就看她家的廚房整不整潔,我一聽,我可不能讓人家說我不整潔,于是我每天做完飯,都會把廚房擦得明晃晃的,一個月后,先生又說,咱家的地板質量真不好,才一個月就掉色了,還這么“招灰”,我箭一樣沖到洗手間拿出拖布擦遍每一個死角。一年過后,我似乎習慣了呆在整潔的房間……忘了他當初所有的“誓言”,樂在其中地做起了家庭主婦……
許多年就這樣過去了。
偶爾當我在廚房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做飯,當身邊的朋友充滿同情的目光打量我時,我又會做出很有經驗的樣子,老生常談地對她講:其實一個女人的幸福不在于她做多少家務,也不在于她住多大的房子,而在于每一個雨天,她的丈夫都會為她撐起一把傘;每一次生病,他都能放下一切工作徹夜不眠地照顧她;每一個情人節,他都會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每一個生日,他都有一份出人意料的驚喜。她愛吃的東西,他總會放在心上;她心情不好,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逗她開心;他把她當成妻子,有時也會像父親對待孩子那樣背著她快樂地奔跑。也許他不能每天下班回家做飯洗衣,但是他卻讓她每時每刻體會到了關懷與愛,對我來說這就夠了。婚后的愛情還能還原成這個樣子,還有什么不如意的。不過,我建議以后的婚禮慶典上應該再補充一句:‘你愿意接受這‘謊言’嗎?”回答是:“我愿意!”
不知道她有沒有聽懂,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人,在漫長的婚姻道路上,特別是在我們所愛的人面前,逐漸演變成為了這樣一個容易知足也很容易感動的小女人。
(李小凱摘自《東亞經貿新聞》)
有一種愚昧是因為愛
陳 超
每當看到關于假醫生行騙的報道,他都顯得很氣憤,他是一位優秀的醫生,不能容忍別人拿生命當兒戲。他常在她的面前說:“行騙的人固然可惡,上當的人更加可氣,明明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把戲,卻還有那么多的人紛紛情愿上當!”
“人家也是病急亂投醫嘛,心情也可以理解啊……”她總是替那些上當的人辯護,因為她是一位護士長,與病人家屬的長期接觸,使她明白了很多……
“不!他們是愚昧!”他堅持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就是這樣,寧可相信騙子的花言巧語,也不愿相信醫生的誠心忠告。”
那天,他突然暈倒在手術臺邊,經過搶救,雖然醒了過來,但診斷的結果卻讓兩人心寒——“癌癥晚期!”
從此,她對“癌癥”兩個字就特別關注,找來所有的資料,沒日沒夜地研究,試圖找出醫治的辦法。他看著心疼,阻攔道:“不要白費工夫了,沒有用的……”她笑著說:“總會有希望的……總會有希望的……”目光里滿是堅定!
有一天,她欣喜地沖到他面前,捧著一張小報讓他看,上面寫著“祖傳秘方,抗癌靈藥”,他憤怒了,一把將報紙扔出了窗外,向她吼著:“你也糊涂嗎?這種騙人的東西也相信!你明明知道這是絕癥,我已經沒救了!”
她望著風中飄零的報紙,壓抑了許久的眼淚終于狂涌而出,使勁抱住丈夫痛哭道:“我不明白,我什么也不明白……我只知道,只要你還有一口氣,我就一定要找到辦法……也許這次是真的呢?……你為什么要那么殘忍!一定要讓我心中的那點幻想破滅?……”
他癡了,想起從前看過的那些報道,不由心如刀絞,終于明白有一種愚昧是因為愛!
(松松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