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玄昌
李昌鎬已經不再“不可戰勝”,現在人們關心的是:無敵的李昌鎬是否還會回來?
1月24日,上海華亭賓館,在“三星杯”決賽中,中國棋手常昊以2∶0擊敗韓國棋手李昌鎬,奪得冠軍。
這是中國棋手第二次從“世界第一人”李昌鎬手里奪取三星杯。并且,在國際大賽上,李昌鎬第一次在番棋戰中遭到了零封。
去年1月,第十屆“三星杯”決賽第二盤結束,李昌鎬與羅洗河打成1∶1。韓國棋評家樸治文感嘆:“曾幾何時,我們需要為李昌鎬喊加油了”但韓國棋迷的加油沒能阻止羅洗河從李昌鎬手里奪走三星杯。
而現在,全世界的棋迷都開始為李昌鎬喊加油了。
李昌鎬走下“佛”壇
與2004年常昊奪得應氏杯、2005年羅洗河奪得三星杯時相比,這次三星杯結束后,人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比賽的亞軍李昌鎬,盡管這已經不是“石佛”第一次在國際賽事的決賽中失利了。
“贏棋之后,我沒有先前想象的那么興奮,因為不是在他狀態處于頂峰的時期戰勝他。”捧杯回來的常昊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但不管怎樣,這次獲勝還是值得高興:因為對手畢竟是李昌鎬。”
常昊表示,從棋的內容上看,這兩盤棋李昌鎬都發揮得不是太好。“第一盤棋,開局我打開了局面,但離勝負還早,中盤我出現了一個漏洞,被他抓住后我覺得要輸了——換成以前,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很難從李昌鎬手里逆轉。但后來他出現了緩手,被我抓住。”而第二盤棋則被一些棋手認為是常昊的完勝局。
這在棋界很多人看來是很不正常的:以前,李昌鎬更擅長的是后半盤,但最近這一段時間,他在后半盤出現的失誤比較多。在韓國國內的比賽中,前幾個月他有好幾盤棋都是在優勢的情況下,最后階段出現一些低級失誤而“送出去”,這在李昌鎬以往的征戰中極為罕見。
“這兩局李昌鎬都暴露出過去不曾有的軟弱,一種不可名狀的不安感讓李昌鎬陷入焦慮李昌鎬的失誤出現在他引為長技的后盤,這只能說明李昌鎬的利器越來越鈍了。”韓國媒體在評論中這樣認為,“無論團體賽還是個人賽,每逢重要對局頻頻輸棋,棋迷們不得不承認李昌鎬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處于下行曲線。”
實際上,棋迷們對李昌鎬的質疑由來已久。早在2003、2004年,專業棋手中的一些人首先看出,李昌鎬的棋風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他的行棋變得更加積極,有時甚至于讓人覺得有些好斗。這與他“少年姜太公”的穩健棋風大相徑庭。但那時他的戰績依然很好,沒有讓棋迷們覺得太異樣。
2004年,李昌鎬的成績出現了略有下滑的趨勢,這時開始有了“李昌鎬低迷論”和“李昌鎬時代結束論”。
進入2005年年初,李昌鎬狀態似乎明顯下滑。他連續輸掉了中環杯、LG杯,而且在韓國國手戰上被崔哲瀚0比3零封。那時很多棋迷真覺得李昌鎬時代已經過去了。然而在緊接著開賽的“農心杯”三國圍棋擂臺賽第三階段中,李昌鎬單刀面對中日五大高手,以干凈利落的五連勝結束,以不可思議的戰績回應了對他的質疑者。當時韓國媒體又稱“‘李昌鎬低迷論至少近兩年沒有人再會上當了”。這一年,李昌鎬還奪得了“春蘭杯”。
但到了2006年,李昌鎬狀態再度陷入低迷。“兩年”以后的今天,韓國媒體把這次三星杯決賽看成是李昌鎬“再起與否”的分水嶺和“抖掉一年低迷的機會”,李昌鎬卻“再次跌倒”。
疲倦、“衰老”還是婚姻
韓國媒體有評論認為,李昌鎬成績明顯下滑是因為他進入了衰老期。盡管李昌鎬不過32歲,但是,職業棋手的圍棋年齡不能簡單地依賴于生理年齡。李昌鎬入段已經20多年,保持巔峰狀態也已經有十幾年。“他已經奪得了17個世界冠軍(加上亞洲電視快棋賽等快棋比賽共有22個),國內則取得了130多個頭銜,所有比賽的冠軍他都拿過,是惟一的大滿貫得主,這樣的情況下,他很難再保持原先那種向上的動力。”常昊認為,他的確疲倦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32歲的年齡又太小了一點。常昊說,五年前,他跟曹薰鉉在三星杯決戰,當時曹薰鉉已經接近50歲,但從棋上來說,他還是很銳利,下得很積極,盡量不打持久戰。曹薰鉉在第六屆“三星杯”戰勝了常昊,第七屆時贏了王磊。
常昊認為,造成李昌鎬成績下滑的另一個顯著原因是,現在的競爭的確更加激烈,年輕棋手的成長速度比以前要快得多,別人對他的壓力增大了,也會對他的心理產生影響,造成更多的失誤。
長時間以來,全世界的棋迷都在關心一個問題:李昌鎬什么時候結婚?自從他戰績下滑之后,廣大棋迷都認為,沒有成家直接影響到了李昌鎬在圍棋上的注意力。對于這一點,熟悉李昌鎬的職業棋手都不否認。“他畢竟已經30多歲,在棋上花了20多年的時間,不可避免地也想換一下生活環境。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對于棋手調整心態和狀態顯然有幫助。”作為李昌鎬棋盤上的對手、棋盤下的朋友,常昊如此認為。李昌鎬的另一個對手羅洗河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說到底,他年齡夠大了,該辦的事情都還沒辦呢!”
而常昊和羅洗河這兩位戰勝李昌鎬而奪得“三星杯”的棋手都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成績前無古人
該如何評價李昌鎬對圍棋的貢獻?常昊對本刊表示,這十多年來,圍棋一直在進步,而這個進步過程中,李昌鎬起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他的棋風很獨特,他的形勢判斷和一些定型手法非常好,這些都給了后來人以啟發。“他后半盤的優勢沒有以前那么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別人在他的帶動下也提高了。這一點大家應該感謝他。”
針對李昌鎬前無古人的成績,常昊認為,其實馬曉春當時與他本來應該是一對很好的對手。但可惜的是,當時有重要的一兩個比賽,馬曉春沒有把握住,有幾盤棋,本來應該贏的卻輸出去了。如果當時正常地贏下那幾盤棋,拿了一兩個冠軍,那興許他們兩個人的戰績會差不多。那幾盤棋輸掉后,似乎一種氣勢丟了,加上李昌鎬要年輕11歲,馬曉春的心態可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造成以后成績差距的拉大。
很多人把李昌鎬和吳清源相比較,常昊認為他們很難放在一塊比較,因為時代和環境都不一樣。“他們在圍棋的歷史上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李昌鎬在圍棋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能夠稱霸10年,以他現在的戰績,我不知道后輩棋手還有沒有人能夠超越他、要過多少年才能夠超越他。吳老先生當時比賽少,他在十番棋中把所有對手都打降格,足以顯示他的偉大。”
他會有第二個全盛期嗎
常昊認為李昌鎬現在只是處在一個調整期,并不能說開始就在走下坡了,“一方面,畢竟他才三十多歲,年齡并不大;另一方面,他曾經到過那么高的高度,如果這一段時間調整好了,或者說他的婚姻問題都解決好了,那他有可能變得更加厲害,到達一個新的頂峰期。”
實際上,就2006年來說,換成是一個普通一線棋手,李昌鎬的成績還是很耀眼的:在韓國國內拿了4個冠軍,等級分韓國第一;國際賽事上,他“三星杯”進入決賽,“豐田杯”進入四強,“LG”“春蘭”和“富士通杯”都進入八強。但,就因為他是李昌鎬,這些普通棋手認為是大豐收的成績在他那兒成了走下坡的標志。
與常昊的觀點不同,羅洗河認為,他再回到一個全盛期去的可能性不大。“現在圍棋發展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他必須在圍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才可以。但這顯然很難。”而韓國媒體在這個問題上也認為,李昌鎬一直被世界追趕,他的棋早已沒有秘密。隨著李昌鎬改變棋風的嘗試失敗,他在棋上的進步余地隨之也縮小。
韓國媒體的評論甚至認為,李昌鎬不需要第二個全盛期。“李昌鎬國際棋賽冠軍總數達到22個,已經為圍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李昌鎬只需恢復為‘自然人,快樂享受他的圍棋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