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媛 秦 軒

“革新事業和現實的需要,要求我們進行真正的改革。”
越南共產黨中央宣傳教育部,是越共中央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具體工作的部門。7月上旬,越共中央宣教部副部長、同時兼任《越共電子報》總編的陶維括博士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書面采訪,圍繞阮明哲主席致美國人民公開信一事,解釋越南黨與政府宣傳工作的思想與路線。
中國新聞周刊:刊登致美國人民公開信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選擇《華盛頓郵報》?
陶維括:我們認為,通過國家主席阮明哲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致信的方式,可以把越南國家政府的觀點、思想、路線、政策以及越南人民的感情向美國政府和美國廣大人民表達出來。
阮明哲主席想讓美國人正確地了解越南和越南的對外路線,即獨立自主和多元化、多邊化的外交政策。越南隨時愿意成為世界上所有國家可以信任的朋友和伙伴。通過這封信,阮明哲還想讓美國人民感受到越南人民對他們的感情。
之所以選擇《華盛頓郵報》,理由很簡單,因為它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一家報紙。新聞主體都希望自己的消息得到廣泛的傳播。正如你們所知,《華盛頓郵報》刊登這封信后,很多報紙都轉載或摘引刊登。
中國新聞周刊:這封信似乎體現7越南黨和政府在對外宣傳的理念和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轉變。
陶維括:越南外宣工作的目標是使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能夠正確地了解越南,尤其是了解越南的歷史、文化傳統、風土人情,以及越南的革新事業。
我們的外宣工作方式在更新,這是按照發揮全方面綜合力量的方向來進行的,具體包括:第一,要有效地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第二,把對內與對外信息緊密結合;第三,著重培訓現代化專業和負責的外宣力量。
中國新聞周刊:越共宣教部的任務是什么?
陶維括:越南黨中央執委會剛剛決定把中央思想文化部和中央科教部合并成為中央宣教部。宣教部的基本職能是:向中央在思想、文化、科學、教育、社會等領域提供政策、思想以及觀點參考;負責檢查各級黨委落實黨在這一領域上的指示和決議的工作;受政治局、書記處的委托,直接指導新聞出版活動,給新聞出版活動和報導者制定政治和思想方向;指導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的活動和宣教干部隊伍的培訓。
我們的宣教部現有18個司和直屬單位。部門中40歲的年輕干部占近一半。
中國新聞周刊:宣教部在越南政治生活中發揮什么作用?比如說在前不久結束的越南國會選舉中做了些什么工作?
陶維括:在20年的革新當中,越南在思想、文化、社會、科學、教育與培訓等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央宣傳部的積極貢獻。
越南第十二屆國會的選舉遵守了民主、合法、安全、節儉等要求。我們在這次選舉中的主要工作是:宣傳第十二屆國會選舉的意義及目的;宣傳選舉法;鼓勵群眾參加投票;對媒體以及各種文化藝術的宣傳活動進行指導。
中國新聞周刊: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社會主義國家的宣傳工作似乎容易流于死板和沉悶。對此你怎么看?
陶維括:這種印象有對和錯兩個方面。在20世紀,社會主義各國的宣傳工作確實深入地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鼓勵和動員了數百萬群眾。但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國家的宣傳工作還存在著不足和缺點。革新事業和現實的要求需要我們進行真正的改革,并提高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目前,我們必須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此為基礎讓宣傳工作變得更加有說服力。我們還要加強領導人和人民之間的對話,不斷革新宣傳方式。新聞媒體要做好如下職能:一、宣傳黨的路線;二、信息多樣化;三、既要做人民的論壇,也要發揮娛樂的職能;四、必須要對培訓專門宣傳干部隊伍做好規劃,讓他們真正做到宣傳工作方法藝術化。
中國新聞周刊:西方喜歡對越南的人權和民主提出批評,你們的宣傳對策是什么?
陶維括: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集中做好了以下一些工作。首先,2005年,越南公布了有關人權的白皮書。白皮書的四個部分是有關這個問題宣傳的基本內容;其次,我們集中宣傳我們國家革命和革新中所取得的成就。因為這是保護和發展人權的事業;第三,進一步推動人權問題的理論研究,并結合實踐,補充、完善黨和國家在人權這個問題的政策路線。同時提供實踐和理論基本材料,駁斥各種誣蔑和抹黑越南的論調;第四,大力推動有關人權問題的雙邊與多邊對話活動;第五,邀請尚未徹底了解或對越南有誤解的人權方面的人士到訪越南,以讓他們對越南的實際情況有清楚的了解;第六,有效地推動外宣活動,及時駁斥一切錯誤論調。
中國新聞周刊:越南的宣教部和中國的中宣部有交流嗎?
陶維括:據我所知,兩個部經常有交流。每年兩個部都互派代表團進行考察、研究、交流經驗。這是越中關系友好的一種體現。我們兩個部需要在如何促進兩國、兩黨的思想工作方面進行有效的合作。
中國新聞周刊:宣教部在網上創辦了一個電子報,你是總編。這份報紙除了越南文、英文版以外,還有中文版。
陶維括:我們電子報的中文版已創刊一年多了。在一年內,很多讀者已給電子報編輯部發送很多關于越南風土人情、文化、歷史、越南國家、黨的對外路線和改革政策路線等方面的問題,我們都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接下來,我們預計將舉行一些活動,與中文版的讀者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