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
★黑與白
奧巴馬參議員顯然想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為此他需要黑人同胞的大力支持。但與此同時,他仍需要在美國白人中獲得廣泛的支持。奧巴馬認為,關鍵在于消除黑白種族之間的長期政治偏見,構建一個“超越種族”的新政治氛圍。為此他正在努力尋求黑白兩方的支持。
美國《時代》
★我們為什么會上癮
酗酒、吸毒、賭博……為何我們會對此上癮?在掌握了一系列全新復雜技術之后,研究人員正在描繪上癮者大腦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神經傳輸化學物質是否失衡,受到影響的大腦區域又有哪些。他們已開始研發新的藥物,讓沉溺于不良嗜好不可自拔的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英國《經濟學家》
私人股本的麻煩
幾年來私人股本的旋風持續橫掃全球金融市場。雖然有人批評私人股本只知道謀求快錢,而無視被收購企業的發展以及納稅的責任,但實際上,與上市并購相比,私人股本擺脫了上市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經常犯的低效浪費毛病,以及股東對于公司經營的過分干涉。此外,私人股本還讓原先資金流動不暢的債券市場成為了謀求廉價信貸的快速渠道,將金融并購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但私人股本所帶動的債務市場轉型仍面臨考驗:長期利率的提高增加了借貸成本,全球的債權人也在質疑私人股本的冒險運作方式,銀行也不愿意拿自己的資本充當他人謀利的工具。隨著股市的走高,高股價使收購的代價變得更大,收購的競爭更激烈,而潛在收益則下降?,F在的私人股本已然登上一個高峰,但它最強盛的日子可能已經結束了。
日本《論座》
★天皇表述的禁區
在日本的“表述”“描繪”的世界里,存在著一個禁區,即不能直接以天皇為主角。國外著名導演曾經想拍攝人物電影系列,但對昭和天皇,他們很快就感覺到了困難。1946年,龜井文夫導演了電影《日本的悲劇》,里面有昭和天皇的鏡頭,在內容上嚴厲地追問戰爭責任,但很快該片就被禁止上映。
德國《明鏡周刊》
反恐陷法制國家于窘境
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朔爾布勒日前談到,為了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國家須加強它的職能。在他提出的建議中,包括拘留恐怖活動嫌疑者并禁止他們使用因特網和手機等。但他承認,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修改基本法。6月底以來朔爾布勒多次警告德國有遭受恐怖襲擊的可能。
法國《新觀察家》
倫敦的魅力不可阻擋
近年來,每年有1O萬名外國人成為倫敦的新居民。盡管多次遭遇恐怖襲擊,倫敦作為國際商務、金融中心的地位卻越來越鞏固,去倫敦賺錢已成一句口號。經濟的繁榮不可避免地帶動消費水平的提高。市長利文斯通曾表示,沒錢的人在倫敦會比在其他地方更加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