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勇
迫切的訪問
1933年,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他開始著手主持其內政和外交政策。
希特勒很早就有狂熱的對外擴張野心。他講話偶爾也會拐彎抹角,但是最終總離不了歸結到“東方生存空間”的問題上。要擴張領土得先擴充軍隊,雖然這不符合《凡爾賽條約》的規定,但是希特勒還是在英、法和國聯的默許下冒險進行。不過在結盟問題上英、法的態度是明確的,它們堅持一貫的反德立場。法國還和東方的一些國家結成了聯盟來共同對付德國,這讓希特勒暴跳如雷。
現在希特勒太需要盟友了,萬般無奈之下,他決定向意大利求援,而他這樣做的依據來自于雙方的納粹原則和對法國的敵視。一時間,訪問意大利成了希特勒外交中最突出的事務。
自從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在1924年拒絕借給希特勒幾百萬里拉以來,雙方的關系一直不是很融洽,所以他們兩個見面有一定的難度。
求人一事使希特勒非常痛苦,但驕傲不得不向需要讓步。他只得再次作出努力,在給墨索里尼的信中他寫道:“若適當地注意一致的利益,兩國則將為歐洲的穩定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為了提高這封信的重要性,他親自指令由戈林擔任送信的差事。
同時,希特勒的國務秘書和非正式的朝廷弄臣漢夫斯坦格爾也出訪墨索里尼,主要是建議他能與元首會晤。
面對這個南歐的獨裁,漢夫斯坦格爾說道:“尊敬的總理先生,你們兩個人都是瓦格納的崇拜者,這就給了你們共同的出發點,想想看,如果您把他請到威尼斯瓦格納逝世的地方文德拉明廣場,那該有多大意義!從您的長期經歷中,他能得到好處,得到迫切需要的從德國外部觀察歐洲問題的洞察力。”
墨索里尼考慮了一段時間以后,終于決定邀請希特勒前來意大利訪問。
尷尬的見面
在德國這一方面,高興多于失落,希特勒接受了這一邀請。這次歷史性的會晤雖然有期望值過高的一面,但終究這兩個非友好的人還是坐到了一起。
墨索里尼之所以同意會晤,主要是想見見這位全歐洲都在談論的政治人物,他私下對陪同會見的人說:“希特勒是個頭腦糊涂的笨蛋,他腦子里滿是政策和哲學,而且全是毫無條理的貨色。我真不明白他為什么要等這么久才把政權拿過來,為何要扮演丑角,搞什么競選,搞什么合法政權,真是荒唐!要不是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意大利就永遠不會出現。我們是充滿活力的。希特勒先生不外乎是個空談家。”由于這一輕蔑態度被傳了出去,意大利報刊傾巢而動,大字標語“看看這位畸形怪人希特勒”在當日報紙上隨處可以看到。
1934年6月14日,希特勒坐著他的“容克”飛機降落在意大利。
當機艙門打開時,歡迎的人們看到了這位“享譽”歐洲的人物。只見他身穿毛嗶嘰服,外披舊軍大衣,滿臉微笑,向人群頻頻招手,但是人們認為:在如此隆重的外交場合,希特勒的穿著過于隨意。
到機場來迎接他的墨索里尼穿一件墨色襯衣,一雙高統馬靴,系了閃閃發光的金穗帶,身后還有身穿整齊制服的意大利士兵。墨索里尼把胳膊一甩,向飛機上的希特勒行了個羅馬式的歡呼禮。這一甩剛勁有力。
希特勒有些緊張,他用了一個不夠標準的納粹抬手禮來致謝。然后他走下了舷梯,與他急于想見的人物握手。
兩人完全不像一般外交場合那樣的和諧與團結,他們臉上呈現出的是尷尬和取笑的表情,因為現在墨索里尼還看不起希特勒。
客套之后,墨索里尼領著希特勒檢閱他的軍隊,希特勒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自從上臺以來,這是他第一次出訪,他在外交禮儀方面的知識還遠遠不夠。
檢閱完軍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乘游艇趕到了威尼斯希特勒將要下榻的旅館。
在住進旅館各自做準備進行雙邊談判時,希特勒便破口大罵他的手下:“為什么這么隆重的外事活動,卻安排我穿這樣的一件便衣?你看人家墨索里尼穿得那樣豪華!”
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情,希特勒首次與墨索里尼交談便被人掌握了主動權。
冷場的會談
雙方首次要討論的問題是奧地利問題。
很可能墨索里尼是故意戲弄希特勒,在談判討論中,他總是用一些似通非通的德語,搞得希特勒總聽不懂。反過來,墨索里尼又毫不客氣和趾高氣揚地誤解了許多希特勒的奧地利德語。
第二天,兩位獨裁者在對馬爾科廣場檢閱法西斯軍隊。
兩支待檢閱的法西斯士兵在臨開始檢閱前夕,發生了誰該從檢閱臺正前方走過的爭論,雙方互不相讓,差點打了起來。
檢閱時間已到,互不相讓的兩隊士兵都刷地邁步同時前進,一起正式走過檢閱臺。
軍樂隊開始演奏,但是樂曲古怪,令人很不舒服。行進中的隊伍也并不整齊,士兵的步伐還未練到家。
希特勒顯然是對意大利軍隊的作風產生了疑問,于是他問身邊的新任副官弗里茨·魏德曼:“這樣的軍隊其軍事價值有多大?”
戰時曾當過副官的魏德曼回答說:“元首,軍事價值的大小、戰斗力與游行受閱毫無關系。”
希特勒對這句話沒有什么反應,他突然站在檢閱臺上往窗外看了看,其情景令他目瞪口呆——有兩艘軍艦停泊在海面上,桅桿上掛的不是艦隊的旗幟,而是水兵們的五花八門的襯衣和內褲。
希特勒完全看不起墨索里尼的戰斗力量了。
下午,雙方進行了最后一次會晤。
通過兩天的接觸和了解,希特勒似乎有了一些自信。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交談中,他不停地說話,唾沫橫飛,而且也很激動。墨索里尼則在旁邊若無其事地聽著,一聲不吭,臉上充滿極不耐煩的神色。兩個小時,他竟然未開一次口。
當晚,在正式招待會上,墨索里尼只簡單地說了幾句話,然后便以有要事而告辭,并且委托副官告訴大家:今晚不見任何人。
希特勒的自尊顯然受到了深深的傷害,但是他又別無他法。他遭到了墨索里尼的冷遇。
當希特勒登上離開意大利的飛機時,他明白這次訪問意大利得到了兩個非常模糊的外交成果:承認奧地利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墨索里尼對他急于想得到的裁軍保證含糊其辭。
不歡而散
外交部部長牛賴特向各外國使團發了一份通知,就元首訪問成果等事項作了總結,但各位外交官員卻是懷著好笑的心情讀這份通知的:“帝國總理訪問威尼斯時,受到了破格的熱情接待,氣氛和諧,公眾對此印象尤深?!?/p>
“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相處甚洽,私人間的同伴之情遠甚于相互尊敬?!?/p>
“會談是詳盡的,也是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雙方談到了兩種觀念之親密關系所產生的所有問題,達成了遠期的協議。正式協議尚未草擬,因而尚未簽訂?!?/p>
但是,不論外界的評價如何,兩個魔頭還是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