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Beaman
美國有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出了問題。多達四分之一的年輕人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就算高中畢業、有資格進入大學,也有高達四成以上須補修學分。這個情形并不稀奇,因為美國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八年級學生(相當于我們的初二),在閱讀、數學或科學方面的表現能達到標準。
可是有些學生即使就讀最惡劣的學校,成績仍能高人一等。這是因為他們比別人聰明嗎,還是因為具有某種潛在的特質,使他們具備成功的優勢?
一切從書本開始
十五歲的萊拉·吉爾斯是個身材苗條、安靜自持的女孩,擁有足以令任何父母都引以為榮的成績。她的桌上排滿了跆拳道和潛水比賽的獎杯,并曾為當地電視臺制作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因此獲得女童軍銀牌獎。冬季時,她擔任維吉尼亞州代表議會的服務員。2005年她在全美學能測驗(SAT)中,更躋身成績最頂尖的百分之一學生之列。
可是有一件事萊拉從來沒有做過,就是到學校上學。她和十一歲的弟弟亞當,都在維吉尼亞州維也納市的家里接受教育。他們四十四歲的母親塞莉絲·蘭德曾擔任聯邦政府翻譯員,現在是他們主要的老師。四十七歲的父親肯特·吉爾斯白天在華府國家檔案管理局上班,但每晚也參與他們的家教課程。
蘭德知道她的子女應該學些什么,這一點已從全美認可的學能測驗成績中得到證明,但她把重點放在其他方面。她說:“我的責任是尋找機會,并把這些機會呈現在兩個孩子面前。”
蘭德說:“我們一向讓家里每個地方都有學習的東西。”她家中好幾面墻壁都掛著世界地圖,架子上塞滿拼字游戲和其他益智玩具;一大堆的樂高積木讓亞當發現自己對建筑的喜好,而豐富的美術用品則激發了萊拉對繪畫的熱愛。
最重要的是,他們家里有成千上萬本書排列在書架上、躺在桌子上。萊拉和亞當的父母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念書給他們聽,以身作則地為他們培養閱讀的樂趣,完全不施加壓力。蘭德說:“我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成為一個愛書人。萊拉非常早就開始看書;亞當則比她晚很多才開始。”
蘭德說:“在去波士頓之前,我們一起讀《自由戰士》。這本兒童文學經典敘述了一個少年學徒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經歷。到了波士頓之后,我們就去找書中所描述的地點。”
教育專家說,這種以書為中心的方法完全正確。前西維吉尼亞州州長、華府“優質教育聯盟”理事長懷斯說:“你最需要為孩子做的事,就是念書給他們聽,并鼓勵他們閱讀。”自小閱讀能力差,長期會妨礙孩子的學業成績,影響深遠。
萊拉和亞當的父母把廣大的世界變成課堂。他們一家不但會去波士頓進行課外教學,還會參觀博物館和欣賞戲劇。萊拉決定參加女童軍時,蘭德就成立一支童軍隊;她也帶領亞當所屬的四健會,亞當就是在那里愛上了木工。
這對父母十分小心,不把自己的興趣強加于子女身上,他們比較在意的是為子女提供合適的工具。蘭德說:“就是讓他們做回自己。”從萊拉和亞當的表現來看,也是在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潛能。
培養高材生的六個小秘方:
▲必須訂立目標和規則,堅持執行。
▲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非常重要,因為身體健康,頭腦才會靈敏。
▲如果限制孩子看電視或打電玩的時間看來奏效,好好應用。
▲經常給小孩念書,好讓他們愛上閱讀。
▲關注你周遭的世界,善用每個機會與孩子討論和分析所見所聞。
▲利用等候的時間,跟孩子玩訓練腦袋的游戲,例如,在超市等候付賬時,請孩子估計貨物的總值。
(馮兆信摘自《讀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