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看滾石樂隊的表演從來就沒列入我的人生計劃。
2006年4月,在上海,我偶然看到了本沒打算見的這群老人。
即便是坐在側面看臺,離舞臺足有40米遠,還是能毫不費力地看清米克·賈格爾滿臉的皺紋。可是他的細胳臂細腿也足夠醒目,緊身褲底下的小腹不見半點贅肉,在臺上揮手蹦跳,我暗想換了自己,5分鐘之后也完蛋了。究竟是什么令他,令這支樂隊將時間與衰老視同無物,實在匪夷所思。他們早就有一首歌,名字翻譯過來差不多是“時間跟我是一伙兒的”。
臺下雀躍呼喊的那些中老年老外,40年前他們的爹媽多半嚴禁他們接觸滾石的音樂;而今他們自己早已成為爹媽甚至當了祖父母,看著年過花甲的偶像還在高歌,這音樂勢必不由分說“嗖”地將他們扔回青春期,心中的百般滋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沒人能揣摩得來。
吉他手基斯·理查似不經意地一手搭上賈格爾的肩膀,不過兩秒鐘,可是煽情的力量還真是不可估量,同樣是時間與滄桑的魅力——1960年兩人在火車上相識,之后共同創建這支樂隊,上世紀80年代中他們鬧別扭數年互不搭理,以至后來賈格爾離開滾石,再到1988年兩人重修舊好,在音樂的路上繼續相互扶持……
這些唱了40年的歌,眼下他仍然在唱。搖滾不休的40多年,他們眼中的世界,莫非真的沒有絲毫變化?我無法不醉心于對這些答案的猜測。
中場休息之后的賈格爾再上場,像是重新注滿了能量。他全不惜力地手舞足蹈,沖向舞臺的每一端鼓動觀眾高舉手臂,讓所有人像孩子一樣解放。
在這一刻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所謂“藝人”究竟是什么。
米克·賈格爾當然是一個最偉大的藝人,樂隊的老人家都是。在臺上,他始終要亮出最亢奮最極致的狀態。我猜測唱這些40年前的歌時他心里想什么,可能挺無稽,他什么都不能想,只是盡所有的力氣把最光彩的一面給人看。這是他的工作。
他不缺名利,也早已沒有對手,年少時的叛逆沖動或許已經退去了許多。可他還是一點不曾懈怠,在63歲的時候仍要想盡辦法拿出23歲的勁頭。我想這已經不是為了給別人看,某種意義上這只關乎個人。他是跟自己較勁的馬拉松選手。
我喜歡這個搖滾的老人,跟音樂沒什么關系。
(玉冰心摘自《南方周末》圖/陳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