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宇
電視里,三個5歲的孩子按先后順序在展示才藝,然后由評委和觀眾打分,得分最高的就有機會免費去香港迪斯尼樂園游玩。
誘惑力太大了,幾個孩子使出渾身解數(shù)。前兩個是小男孩,他們的表演并沒有特別之處。第三個出場的是一個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小女孩,看上去可愛極了。觀眾似乎對她偏愛有加,所以掌聲一直很熱烈。說心里話,我也特別希望這個小女孩能夠勝出,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憐愛的乖巧孩子。
她先是用葫蘆絲吹了一段著名的傣族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優(yōu)美動聽;接著又說了一段山東快書,干凈利落。我?guī)缀跻饋頌樗崆白YR了,她表演得太成功了,第一名準是她的。
可評委的分數(shù)出來后,卻令我大失所望。三個孩子里,她的分數(shù)最低。怎么會這樣,評委是不是打錯分了?我頓時為她鳴不平。可是,聽完評委的一番評論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她的眼神不對。從她表演開始到結(jié)束,她的眼神始終是一種做作和近乎討好的神態(tài),那不是她這個年齡應(yīng)該有的眼神。
不為別的,她就輸在她的眼神上。所有人都為她惋惜,不僅僅是為她不能免費去香港迪斯尼游玩,更多的是為她那摻有雜質(zhì)的眼神。主持人有點不甘心,給她機會讓她用平常的眼神再表演一遍。可是葫蘆絲聲一響起,她的眼神像是訓(xùn)練有素,又像是不由自主,立即變得做作和討好起來,現(xiàn)場的觀眾忍不住大笑。而此時,我卻想哭,為一個孩子的眼神不再本真。
一個5歲的孩子畢竟還是一張有著無限想象空間的白紙,最初的幾筆永遠是最清晰、最難以抹掉的,一旦大人的錯誤引導(dǎo)和不良示范被印到了這張白紙上,對尚沒有判斷力的孩子來說,無疑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比如,為了討得評委的歡心,讓孩子舍棄自然的眼神……其實,不這樣做,憑實力她反而會取勝,弄巧成拙的只是那些大人們。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在孩子的眼睛里,你可以找到天堂。”沒錯,在孩子的眼神里,人們往往可以找到天堂的樣子:單純、快樂、干凈、充滿善意……
我只想說:無論時代怎樣改變,努力把這最后的天堂留住。
(雷壽平摘自《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