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暉
女人究竟為了什么而感到快樂?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學問題,而有些人卻將這個問題的答案簡單地歸結為性、安全感或者僅僅是一只名牌手袋……《星期日泰晤士報》邀請了幾位英國知名專欄作家,分別給出自己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林林總總的調查數據及科研成果也為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有趣又有價值的參考。
克里斯蒂娜·蘭姆(女)——活著本身就是快樂
“什么讓女人感到快樂?”當我向不到7歲的兒子提出這個問題時,他想了一會兒后回答說:“鮮花,擁抱,親嘴,半價買東西。”他的回答讓我真是驚訝。盡管我對昂貴的手袋有種不可救藥的偏愛,難道這已經到了足以讓一個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步,買到打折貨會讓他的媽媽興奮得如同收到一大束玫瑰?更何況,我的身份是聽起來很酷的戰地記者,是那種在類似“木乃伊歸來”的主題公園里絕不會失聲驚叫的媽媽。
兒子不知道的是,經過數周艱辛的采訪后回到家里,沒什么能比他的笑臉和在晨光初現時枕著他爸溫暖的臂膀醒來更讓我覺得快樂了。
如今,幾乎每個人都在討論關于快樂的話題。有專門詮釋它的書籍,還有學校專門教授的“幸福”課程。我問閨中好友什么令她們快樂?她們告訴我,完美的性生活以及赤腳走在沙灘上,都可以讓她們快樂起來。這兩項,我得承認,在我自己的“快樂理由榜”上,位置也很靠前。特別是,如果這兩樣結合一下——在沙灘上和所愛的人纏綿——就更好了。但是,因為我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在那些動蕩不安的國家里,快樂更多的只是一間浴室,一張干凈的床,尤其是鋪著白色棉布床單、有松軟枕頭的那種,就會讓我心滿意足。
也許,在“邊緣地帶”度過太多時光,多少會讓人對正常生活產生乏味單調的感覺。但另一方面,當你死里逃生,“活著”本身就足以讓你快樂。今年6月,我在阿富汗遭遇塔利班伏擊。當槍聲平息后,我躺在沙漠上仰望銀河,細數那些在倫敦很少能見到的星星,當時真的覺得異常快樂。如今回到家里,所有簡單的事物在我眼里都增加了一份“快樂值”,比如一本新書、窗外的海浪聲、常聽的音樂……
諾拉·艾佛榮(女)——快樂就是一種選擇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是很顯然,某些人更具有快樂的天性。在他們身上存在一種我們權且可以稱做“快樂基因”的東西,而那些缺乏“快樂基因”的人,無論是給他錢讓他去賭城豪賭,還是帶他去看最激動人心的球賽,都不會讓他更快樂一點。
就我個人而言,活著本身就讓我感到快樂。當然,這一點,在我更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進入過我考慮的范圍。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對許多事情都是視而不見的。
我認為“金錢買不到快樂”很大程度上是不對的。錢確實能帶給人們更多的快樂,尤其是對一個本身具有“快樂基因”的人來說,擁有更多金錢無疑會增加“快樂值”。當然,對一個本身就陷在沮喪絕望心態中的人來說,多一些錢也改變不了糟糕的心態。
愛也會使人快樂,不過這個論斷存在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成功毫無疑問會使人更快樂,換句話說,不成功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你的“快樂值”。不過,成功其實只是幫助人們更體現本性:一個有“快樂天賦”的人會因此更快樂,而一個總是用消極心態影響他人的人則會因此使別人的生活更糟糕。
“快樂”絕對不應該是婦女運動的一個目標。不過“快樂”可以是女性的一種選擇,可以成為刺激女性在一些領域獲得成功的一大動力。這就是其意義所在。
還必須一提的是,能讓女性覺得煥然一新的常常只是一個新發型或是將頭發改變一下顏色。這非常簡單,可是對女性來說又意義非凡。許多女人總是自愿陷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何使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更漂亮。在外表上看起來更好的時候,女人的感覺也因此更好了。這也就不難解釋,在最近一個調查中,擁有100雙以上鞋子的英國女性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
茱莉·梅爾森(女)——情感交流讓我快樂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令我感到快樂的事物也不相同。但事實上,不管我是6歲還是16歲,還是現在,有一些東西總能令我快樂。
第一是安全感。當我還是一個小孩時,父親將玩累了的我洗干凈抱到小床上。他弄響了我的玩具,這種聲音帶給我安心的快樂。到現在,即使我已經步入成人階段,仍然需要這種安全感。我需要知道我能夠掌控人生,處理好每一件事情,知道太陽明天會照樣升起,我的生活會和今天一樣令人充滿期待,永遠延續下去。
第二是關愛他人。照看自己所愛的人,為他們付出,總是令我心情愉快。我照看的第一個主角是我的洋娃娃凱瑟。每天早晨,我都要叫她起床,為她洗臉,給她穿上我精心準備的服裝,還要給她喂飯。晚上,我讓她睡在身邊,向她道晚安。我現在還能回憶起當時做這一切時內心的喜悅。
現在,我有了3個孩子,這讓我非常非常滿足。孩子構成我生活的最堅實內核,使我領悟生命推陳出新、生生不息的奇跡。對孩子的愛使一切成為可能。即使是在最令人煩惱的孩子們十幾歲的這一階段,只要一看見他們玫瑰色的笑臉,我心里的不快就一掃而空了。
第三是我的身體——生理上的健康。我和自己身體的默契由來已久,我喜歡這種感覺。我與我的狗一起快速地奔跑,戰勝對水的恐懼翻身下潛,在芭蕾舞鞋里運動腳踝……由此感受到一種活力、一種輕松和無所不能的感覺。現在有那么多人英年早逝,所以你可以不必在意眼角的皺紋,但是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在一個健康與美的外表下,我的精神得以自在地如花般生長開放。我喜歡做夢,喜歡思考,喜歡幻想。我的想象力賦予我更多的快樂。
最后也是最令人快樂的,是情感交流。茫茫人海中,發現有另一個人,與你有一種堪稱完美的默契。當你的雙眼與這個真正懂得你的人對視,他會令你興奮,令你對他產生好奇,進而也對自己和整個世界充滿新奇感。
這就是快樂的最高境界——愛。它與我列舉的前面幾項看似無關,卻是它們的總和。它帶給我安全感,使我愿意扮演看護人的角色,生理和心理上同時得到滿足。不過,愛有時確實無法通過尋覓得到,它只能等待,哪怕為此花上一生的時間。
羅德·里多(男)——女人何不自找樂子
關于男人得讓女人快樂的觀念一直讓我覺得很有壓力。女人為什么就不能自己快樂起來?男人們已經夠煩的了,我們得賺錢養家,為孩子攢學費,男人已經沒剩下什么時間和精力來管女人是不是快樂了。
更何況,現在的女人和以前的女人截然不同:她們有投票權,有和男人一樣的薪水,接受和男人同樣的教育。她們不缺人奉承、不缺人嬌寵,還正向男性經濟和文化“霸權”發起反擊。從前,男人得學會一擲千金博一笑,這樣才能接近和他不一樣的神秘的“第二性”;而現在,男人要接近女性簡直是太容易了。
所以,我的意見是,如果女人問男人能做些什么使她們感覺快樂時,我們大可不必惶恐,相反,可以理直氣壯地將足球賽直播的聲音開到最響。
女人要什么才能感到快樂呢?女人要的其實就是男人的永無休止的負罪感。我這里所涉及到的女人,都是那些向男性提“無形”要求的:自覺、理解,諸如此類。于是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達到要求。所有那些我們能夠給予的“有形”的東西,比如房子比如面包,現在她們都可以通過自己得到了。所以,我們也許可以學會贊美她迷人的芳香,為她們下廚,不過永遠也別奢望使她們感到真正的快樂。
艾爾維爾·利伍(女)——真誠關注使人幸福
讓女人快樂的不是一個男人為晚餐買單,而是這個男人能給她以關注。關注是一種“隱形貨幣”,是真正能夠換到女人的幸福和奉獻的東西。
這種關注必須是真誠的。在我與一個男性朋友打電話的時候,聽到電話里夾雜著電視的聲音,我能直覺地知道我的傾訴對他而言只是一陣干擾音。我即使告訴他說我的廚房著火了,他也只會說“嗯”。
關注也是相對而言的。對有些女性來說,她們似乎需要比別的人更多的關注。我就曾聽到有人對我抱怨:“不管我給你多少關注,你都不會滿足。”這是真的嗎?也許吧,我的愿望只不過是有人能握著我的手,聽我跟他說話。這對我而言,就像給我一個環游地球的蜜月一樣使我幸福。
如果你指控我這樣的女人太過貪婪,不如說是指控一個要求更多空氣的人太貪婪。因為,在這個問題上,“貪婪”常常只意味著要求對方聽我講完一整個句子。
此外,真正重要的“關注”是質而不是量。我們生活在一個注意力稍縱即逝的時代,所以如果有一個人真正停下來了解你是誰,你真正在意什么以及為什么在意時,作為女人,我們唯有心存感激。
相關鏈接:快樂的真相
真相1:關于荷爾蒙
不用避孕套的性交比用避孕套的性交更讓女性覺得快樂。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通過試驗發現,精液攜帶的某種能改善情緒的荷爾蒙可以通過女性的陰道被吸收。
真相2:關于孩子
一項針對1500名英國人的調查發現,66%的母親認為孩子是她們的快樂源泉,只有44%的父親這樣認為。已婚女性把“伴侶”這一項列在她們“快樂理由榜”的前三位,而在已婚男性的榜單上,“伴侶”一項只排在第四位。
真相3:關于忠誠
弗吉尼亞大學對5000名已婚婦女的調查表明:最有幸福感的女性大多認為丈夫應該與自己有情感交流,她們把婚姻看作“終身事業”的。同時,她們的丈夫還是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真相4:關于錢
英國《新女性》雜志讀者調查結果顯示:39%的女性希望伴侶“在床上表現令人滿意”;而有54%的女性希望伴侶“很有錢”。
真相5:關于飲食
今年進行的一項對1200名35歲~65歲英國女性的調查發現,經常吃魚、水果和蔬菜并堅持鍛煉的女性性欲更強、更有活力,也更容易感到快樂。
家庭、財富、服飾……讓女人感到快樂的因素有很多。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