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榕 王 潔
購物狂女孩:用“冷宮貨”換回快樂新生活
王潔是一位年輕優雅的女白領,在鄭州一家商場任企劃經理,月薪6000多元。愛美是女孩的天性,靚麗的王潔更是嗜美如命。
為了讓自己的穿著與身份、氣質相符,她一直是法國名牌女裝香奈爾的鐵桿消費者,無論套裝、裙子、鞋子還是絲巾,都堅持購買同一品牌。王潔買起名貴的化妝品來更是毫不手軟,價格不菲的Dior香水、SK-II眼霜和蘭蔻唇彩等,都被她悉數收入化妝包中。
因平時工作壓力大,王潔視購物為享受,逛商場和品牌店是她最癡迷的一種減壓方式。盡管時常會因為一時沖動而買下許多不用的名貴商品,但那種充實的快感卻讓王潔欲罷不能。于是,她一不小心就成了“購物狂”和“月光族”。
2006年初,她和男友按揭了一套大房子和一輛賽歐轎車。面對每月如期而至的銀行催款單,王潔揮金如土的習慣有所收斂。每當聽說香奈爾又推出了新款女裝,她仍然會蠢蠢欲動,可打開衣櫥,看到滿滿當當的名牌貨大多是自己“沖動消費”的結果,根本沒幾件稱心衣服時,王潔是一陣又一陣地追悔。繼而,她開始為眼前一堆舊衣服的歸宿犯愁,這些被打入“冷宮”的名牌服裝大多是八成新的,扔掉太可惜,打折賣出去她又嫌麻煩和俗氣。
2006年3月的一天,一位女友樂不可支地打電話對王潔說,她剛剛經歷了“破爛換寶貝”的趣事,用一部早就棄置不用的舊手機,換回了兩件精美藏飾!“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有一些閑置物品,把它放到網上與人交換自己需要的東西,既可以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又能節約購買新商品的成本,多好玩!”
王潔怦然心動,她在同伴的指引下登陸了那家換物網,并找出兩件差點兒被自己扔掉的過季衣服,用數碼相機拍成照片傳到網站上,注明:“兩件品牌女裝欲換一部MP4”。
3天后的早晨,王潔忽然想起了此事,她從床上爬起來,睡眼惺忪地打開了電腦。進入留言箱,5條交換請求赫然映入眼簾。她一下子興奮起來,經過一番網上“驗貨”,她最終選擇了一部新款MP4播放器,并與物主約定,第二天在銀基商貿城的麥當勞交易。
就這樣,王潔用兩件“冷宮貨”換回了一部九成新的MP4播放器,而且是20G的大容量!既甩出了自家的“垃圾”,又換來了自己需要的新潮產品,真是一舉兩得!
首戰告捷!王潔翻箱倒柜,把一大堆閑置的物品全“搬”到了換物網上。她發布的一堆交換信息令人瞠目結舌,物品之豐富簡直可以開個百貨商店。有各種質地好的品牌衣服,也有朋友送的手機,還有抽獎得到的洗衣機、買化妝品送的小樣、一時沖動買下的Dior項鏈,因容量不夠大而被自己淘汰了的U盤……看得人眼花繚亂。
當天,她就用一條香奈爾的蕾絲長裙,換回了一副E680i藍牙耳機。第二天,王潔又用U盤換回了一套她正想購買的《易中天文集》,還用一條項鏈幫老媽換了一套未拆封的高檔化妝品。此后,她的換物“業務”開始應接不暇,枯燥的生活也隨之變得活色生香。業余時間,王潔很少再去逛品牌店。而是把精力用在與“換客”們的溝通、聯絡、會面上,不僅換回了許多“寶貝”,還因此結識了一幫志趣相投的“換友”。
“等價交換”并非換客們的核心詞,他們的口號是“開心就好,需要就好!”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完全不計得失,王潔曾用自己的MP3換了一盒棒棒糖,也曾用一盆蘆薈換得了512M的內存卡。
“換客教父”:要打造中國版“別針換房”傳奇
想了解中國“換客”興起的緣由及其生活,絕不能忽略一位領軍人物——上海“易物網”CEO朱人杰。而朱先生創辦這個國內最大換物網站的靈感,則源于那個著名的“紅別針換別墅”的真實故事。
2005年7月,美國一家比薩店的員工凱爾·麥克唐納偶然得到一枚30厘米長的紅色別針。這位熱衷于網上換物的小伙子,就在全球著名的分類廣告網站發布了交換帖子,并用這枚別針成功換到一支好看的魚形筆。后來,他又用魚形筆換來了一個手工藝陶器,接著換來了烤爐、一大桶啤酒。之后更是一次比一次神奇,依次是雪地摩托車、一次遠程旅行、錄音簽約。一位落魄女歌手正需要一次錄音機會,于是,麥克唐納又從她那里換到了一棟別墅的兩年居住權。如今,他已帶著女友住進了那幢美麗的別墅。
“今年4月19日看到這條消息后,它一下就觸動了我,這正是我在尋找的網絡創業模式。”此前一直從事廣告行業的朱人杰說,他當時就產生一個直覺:網上換物在中國也應該大有可為!為了借助“紅別針事件”的噱頭,2006年5月初,也就是朱先生看到“紅別針換別墅”消息的兩個星期后,他投建的易物網(www.comhuan.com)就面向全球“換友”正式開通了。
在短短一個月內,該網站每天的點擊量就突破200萬人次,瀏覽量達25萬頁面,并以每周20%的驚人速度增長著。到了2006年8月28日,易物網的各項指數更令人吃驚不已——換客總數:42981人;貨物總量:104677件;當前貨物:75418件;當前請求換物:28834人;已成功交易:10859件。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換客”一族的興起。
這種最原始的交易方式,如今為何又大受都市人青睞了呢?“因為在互聯網的海量信息面前,信息不暢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到易物網上輸入‘用手機換MP3,上百條交易意向便一目了然。”朱先生說,“從個人的角度看,現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肯定有一些閑置物品是長期不用的。企業更是如此,發展到—定規模之后,就會有閑置、積壓物資,這些對企業發展并不利。在他看來,閑置物品多了,就有交換自己需要物品的需求。一旦有了這種需求,物品之間存在微小的貨幣價值差異,也就不再重要了。”
朱人杰很看好自己的事業,他成竹在胸地說:“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打造出中國版“紅別針換別墅”的傳奇。我的“別針”,就是當初建立易物網站這個創意。”
幽默女翻譯:敢用小烏龜換菜刀
今年24歲的安雅是一家外企公司的翻譯,網名“妞來妞往”。自從鄭州市一家易物網站成立以來,安雅一直是那里的“換客”冠軍。短短半年時間里,她已經和人家成功交換了200多次物品。安小姐調節壓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天到換物網上逛逛,在與人換來換去的驚喜中,工作的煩惱自然就被沖淡了。
安雅愛買碟片,但碟子再好,也沒有心情看兩遍;她也喜歡買化妝品,僅洗面奶就有十多種,可是臉只有一張。留著吧,怕過期了,換錢吧,既麻煩又嫌丟臉。與人交換物品,就成了“不那么俗氣”的解決方法。于是,碟片《欲望城堡》換到了Dior的粉餅,她用了會過敏的大牌彩妝則換成了兩件可心的手繪T恤衫,更可樂的是,她用一只小烏龜換了一把新菜刀,一件件積壓的“廢物”都變成了寶。
不僅熱衷于網上換物,天氣好的時候,安雅還經常在鄭州組織一些“囤貨交換會”之類的活動。數百名志同道合的時尚青年歡聚在一起,擺出各自的物品,然后大家開始在“露天展廳”里搜尋各自喜愛的東西,一旦發現目標,就上前與它的主人洽談:“我用這塊跳舞毯換你的那對耳環好嗎?用你那些銀飾換我的筆記本電腦吧……”在商討交換事宜時,一不小心就會發現和你很談得來、喜好也很相似的換友,于是交換過東西之后大家還可以保持聯系,有空了一起出去“淘”些喜歡的東西,喝杯咖啡什么的,其樂無窮。
記者進入“易物網”仔細瀏覽了幾頁換物信息后,才知道什么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用手機換電動車的,有用韓國蕾絲吊帶裙換包包的,有用蘭芝保溫粉底液換等值口紅的……這些都還靠譜。另外還有一些交換信息,就讓人大開眼界了。比如純種松獅狗換房子,洗衣機換鼠標,有插圖的文革時期筆記本換嬰兒用品,我的失戀經歷換你的初戀故事,我的童年回憶換你的童年回憶,我用一個創業失敗后的感悟換你的成功經驗……反正,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換不到的。
可以這樣描述“換客”一族:他們以年輕女性為主,多為23歲~28歲的白領麗人,喜歡逛街,喜歡名牌,喜歡上網,習慣于用QQ、MSN與人交流,還可能是僅高跟鞋就有五六十雙的“購物狂”,或者專門收集某種玩偶的“占有狂”,數碼產品服飾、化妝品是她們最熱門的交換資源,只換不賣是她們的性格,如果你喜歡上了某位換客手中一件八成新的薩克斯樂器,它的原價本來是3000元,但你如果說自己拿不出可與之交換的東西,愿以3500元買下,對方一定會引用電影《瘋狂的石頭》中一句臺詞,相當不悅地說:“你這不但侮辱換客的人格,還侮辱換客的智商!”
這就是都市里的時尚新群體——“換客”一族,他們推崇環保、節儉、實用的新“易物生活”,卻不落俗套,活得率真而快樂。你也想讓生活多一點兒時尚與情趣嗎?OK,讓我們來交換閑置物品吧。
溫馨小提示:
A、舍得孩子才能套到狼,必要時,用兩三件物品換取一件心愛的寶貝也值得。
B、雙方在網上達成一致后,盡量選擇在線下進行換物,因為看到實物比較有保障,交換前也可當面驗貨。另外,物物交換過程免費,當面交易可以省去運輸費,所以選擇物品時也請留意貨主的所在地和所在區域,以選擇同城交換為佳。
C、不要把自己的東西當作寶,別人的東西當作草。趾高氣揚絕非交換之道,“換客”之間的易物,應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