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莉
“心理醫(yī)生”在現(xiàn)代生活中已不是什么稀罕職業(yè)。白領女性日日奔忙于職場和家庭之間,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當我們因遭遇挫折、遠離親人、家庭不和、事業(yè)受阻而備受煎熬時,各種或輕或重的心理疾病正侵蝕著我們健康的生命。
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yī)”,要抹平心靈的傷痕,關鍵在于自己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方法和能力。近年來,世界各國的醫(yī)學專家不斷向人們發(fā)出警告,由心理壓力引起的身心疾病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學會自我減壓已是勢在必行。這里就告訴大家?guī)追N簡單的心理療法,用這些方法,我們自己就可以輕松達到心理免疫目的。
生活多做“加減乘除”
在諸多自我減壓的方法中,給生活做“加減乘除”法受到許多心理醫(yī)生的青睞。
加法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愜意,但要控制運動量。另外,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園散步,和朋友一起登山、游泳。有意識地結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開闊視野。
減法
降低生活標準,大方地接受別人幫助。對生活高標準嚴要求的人不在少數(shù),這些人應該學會適度放松,不要認為自己能夠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是請別人幫忙,而不要自己強撐。這一點,對于生性羞澀的女性來說格外重要。
乘法
學會多給自己留些時間。我們每天忙工作、忙丈夫、忙孩子、忙親人,很多時候卻獨獨忘記了自己的心情。其實,一個人如果總是忙忙碌碌、不得停歇,會使周圍人的情緒也隨之緊張。所以,如果感到累了就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為了愛惜自己,也不妨放下手里的活計放松一會兒,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除法
不要總想自己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與其同時忙碌幾件事,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可以把工作或者家務分成幾部分來做。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家務勞動會給人帶來愉悅感。這種愉悅感,主要是指成就感,看著居室在自己手下變得整潔如新,那種成就感,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能夠體味和享受。但“適度”是個前提,否則,恐怕不但不會愉悅,還會感到疲乏與厭倦。
四招應對負面情緒
當不良情緒來勢洶洶,怎樣才能將其化解于無形?
精神勝利法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看似帶一點自我欺騙意味的“精神勝利法”,其實也是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在生活情況不盡如人意時,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備感失落時,在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歡時……我們不妨用“阿Q精神”調(diào)適一下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祥和、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只要能讓自己不快樂的心情快樂起來,就算是“自我欺騙”又何妨?
難得糊涂法
“難得糊涂”是我們心理環(huán)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糊涂”一下,可以提高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幽默人生法
幽默是人們心理環(huán)境的“空調(diào)器”。當我們受到挫折或處于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以用幽默來化解困境,維持心態(tài)平穩(wěn)。同時,幽默也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能使我們的心境變得更加豁達、開朗。
宣泄積郁法
“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和生理需要。當我們悲傷憂郁時,不妨向親密的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些自己喜愛的運動,或者直接來到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這樣做既對身體健康無害,又能有效宣泄內(nèi)心積郁。
好心情就在習慣里
說來說去,只為擁有一個好心情。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好心情就在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里。
音樂喚醒——一個輕松的起床儀式是很有必要的。鈴聲大作的鬧鐘會讓人神經(jīng)緊張,而如果選一張自己喜歡的CD來作定時,讓美妙的音樂輕柔喚醒你,一定會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
床上伸展操——穿衣服以前,不妨坐在床上做做簡單的伸展操,松松緊繃的肌肉和肩膀,慢慢轉轉頭、轉轉頸,深吸一口氣后再起身,會有一種舒暢感。
自制甜點——研究證明,吃甜食有助于撫慰沮喪情緒。品嘗自制的小點心不但會讓你有成功的喜悅感,同時,在烹調(diào)過程中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
遠離電視——據(jù)調(diào)查,以看電視為生活重心的人,大多容易產(chǎn)生空虛感和失落感。躺在沙發(fā)上盯著電視一整天,最后感覺什么也沒看到,什么也沒記住,然后就開始懊悔不該讓電視占據(jù)自己的時間。所以,遠離電視機,做些感興趣又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給自己一件禮物——可以是一束花、一條披肩、一雙昂貴卻十分舒服的鞋子,甚至只是一頓可口的菜肴。偶爾寵愛一下自己,足以改善緊張情緒所帶來的壞心情。
(摘自《科學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