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協華

在影片《門徒》結束的時候,我聽到門徒阿力(吳彥祖飾)對昆哥(劉德華飾)說:你知不知道,你的價值觀是錯的?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昆哥說,那些吸毒者全是人渣,你不要相信他們,那些吸毒的人是不能相信的?
這就構成了片中一種緊張的關系?因為無論通過什么形式,都無法挽回自身已被烙印的身份,一個販賣毒品的個體,一個組織,一種小社團?這種結合而成的網絡帶有很大的欺騙性?一方面厭惡毒品,一方面,卻又絞盡腦汁?百般考驗,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販毒?制毒?售毒的交易?
我第一次從這種類型的電影中聽到"價值觀"的概念,它超越了"遲早要還"的簡單因果?我認為,這意味著香港電影發展的新線索,即在故事的層面上加入思辨的新課題?一個警察進入社團臥底,并接受考驗,在最后的關頭浮出水面,故事情節依舊,但角度和思考的方法改變了,因此故事也隨之改變?
香港黑幫電影在經歷著這樣一個過程,從黑幫電影到社團電影,再到現在的小組織電影?黑幫是廣泛意義的,是大范疇,社團則要低一些,小組織則更含蓄,有可能僅僅是某幾個人的行為?意志更為自由,可以隨心所欲,毒品交易更不受牽制,成本低了,利益就大,風險相對減小?所以昆哥才有可能在片中帶著全家去度假?去治病,而交易卻可以順帶?因為,他不構成社團?
但這種個體卻蘊涵著更大的破壞力,幾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一個地區,成為一種災難?而又因此,就需要一名可靠的門徒來進行具體操作?昆哥的困境由此產生?對門徒的考驗和不能實證的信任,卻正好勾勒了自身的焦慮?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不對的?面對如此暴利的誘惑,只有"價值觀"的重省才能夠抵御?這是所有"老大"和"莊家"的悲哀,不是悲劇的,而是罪惡的?
片中有幾個鏡頭很令人玩味,當警察來臨的時候,他們用椅子砸斷了伸進門來的警察的手,這是其一?其二,在沒有退路的狀況下,盲目而麻木地從窗口跳下,其三,將大量的毒品撒向窗外,其四,關進洗手間里用瓷片將自己的喉管割破?還有那個帶著女兒向阿力求救的吸毒女子,和他的同樣吸毒?編造同樣吸毒理由的丈夫?在這些人和行為的后面,我不僅看到了瘋狂,我還看到了他們的恐懼?從這個角度來看,吸毒者和制毒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貪婪?放縱,無法自制?
因此,當作為販賣毒品的莊家昆哥去詛咒吸毒者時,他的詛咒是無力的,是情緒的?既然如此,他只能將自己的喉管割破?不僅僅為了保護自己懷孕的妻子和家人,也不僅僅為了切斷警方的線索,而是不敢面對懲罰?這就是恐懼,來自于罪惡的恐懼,殺死自己不是勇氣的體現,而是怯懦?卑微的深刻寫照?
當制毒者可以詛咒吸毒者時,那些同樣自私的吸毒者又為什么不能詛咒制毒者呢?而這正是制毒者對于吸毒者的恐懼?
阿力說:這一切都是假的?但昆哥還是在為自己辯白?
阿力說:你的價值觀是錯的?但昆哥還渴望施舍,還心存僥幸,來博取時間和最后的同情?
阿力說:我是警察?事實如此,所以無可更改?
因為,這就是阿力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