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七月有著揮不去的悲情。
距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已經56年,2007年夏,淮河再次大水成災,入海水道泄洪量之大創歷史之最。據水利部7月16日統計,洪災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0萬畝,成災1304萬畝,受災人口2042萬人,倒塌房屋7.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20億元。
淮河安徽段從7月11日開始,多次掘開淮河堤壩,引水入蓄洪區,以緩解淮河干流洪峰壓力。
截至7月24日,淮河中下游安徽、江蘇境內干支流堤防已經在高水位下浸泡了21天,各地飛報險情逐日上升,其中淮河安徽段險情累計已超過500處。共有80萬人24小時不間斷地在堤防上做拉網式巡查。太陽照常升起的七月,選秀高潮迭起的七月,面對并非遠在天邊的災難,并非抽象數字的災情,人們在一切“照常”之余,還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