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錢東升
文/陸幸生


拍攝者手記
9月8日,是華師大1000多名免費師范生報到的日子?與其他學生的拉桿箱加小轎車不同,蛇皮袋加自行車是他們的典型特征?對家境貧寒的學子來說,大學學費原本是他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的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讓他們順利地走進了大學?
攝于師范大學的秋季入學照片,凝固了很多符號?
最前端有點模糊的,是廣場上的毛澤東主席塑像?他老人家站立此處,有40來年了?曾看到這樣的文字,毛澤東本人反對到處樹立自己的塑像,他曾幽默地說,你們把我放在外邊,供老天爺日曬雨淋?近些年采訪奔波,在國內各地大學,見過不少這偉岸的塑像?清華大學有,湖南大學有?我總會在塑像前,靜靜地坐上一會兒?
初秋陽光最怡人?比陽光更讓人欣喜的,是師范大學從2007年開始招收免費生?師范免費生,這個稱呼真是久違了?我的中學語文老師,就是師范免費生?上世紀60年代的政策,考上師范,免費讀書,這給家長收入不高?自己心氣很高?學習成績很好的貧家子弟,點亮了減輕父母壓力?珍惜深造機會的人生火把?免費政策有頭有尾,國家花錢供你讀書,畢業了必須聽從國家分配,到不同類型的學校當老師,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接班人”?
那時師道尊嚴,我們見到中學老師是要鞠躬的?用今天話說,師范免費生既開設了提高文化水準的學習課堂,更降低了以后踏上社會求職的機會成本,于國于家,都是雙贏的事情?
于是,照片中用自行車推著行李包裹前來報到的學生,就成為重啟這一政策的形象符號?剛剛成為大學生的孩子們的背影,衣著普通,身軀壯碩,步履踏實?其實,今天某位家長開輛小轎車,送兒子或女兒上學,也屬稀松平常,只是,作為一介平民生產生活兩用工具的自行車,將自家普普通通的后人,推進大學的高廟殿堂,這番景象表示著自行車和轎車,在當下某一時段和領域的平行邁進?
莘莘學子之間,日后會發生各種故事?故事范疇和沖撞情節,當然是內涵深廣些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