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梅龍
“2006年中國-東盟小學生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登
我家住在大新縣雷平鎮的一個小村莊,那里群山連綿,大部分農作物是甘蔗。在蔗糖飄香的季節,我家請了很多民工,其中阿特是越南人,30歲左右,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看上去顯得結實、強壯。他肘上的骨頭往外鼓。聽他說是從樹上掉下來摔斷的,由于沒錢進醫院治療,日子久了,左臂便彎曲了。我問他:“痛不痛?”他說:“習慣了,不痛。”我發現,越南離我們那么遠,說的話卻與我們本地話相差不大,實在是奇怪。阿特和他的一伙人每天的活是把村里人砍下的甘蔗裝進汽車里。
一個夜晚,天正下著雨,我被一陣嘈雜聲驚醒——又是村民來叫他們去裝車。
“阿特,你們無論如何也要幫幫阿婆,我一個孤寡老人,深更半夜上哪兒找人啊?”原來是村里的黃阿婆。另外一個民工說:“今天我裝了四車,太累了,天亮再裝吧。”“糖廠已派車來了,不能拖呀!”阿婆顯得十分焦急。“阿婆,你放心吧!我們幫你裝。”我聽得出,那是阿特的聲音,“大家忍著點吧,再說誰家沒有困難的時候呢。”過了一會兒,村頭傳來了狗的叫聲,他們出工了。我醒來時,公雞已經打鳴了,可他們還沒回來。
有一次放學后,我、康強、劉勇到石兒山探險。我們點著蠟燭鉆進了一個漆黑的山洞。突然,走在前面的康強驚叫起來。我們意識到他被什么東西咬了,于是迅速撤出山洞。康強的腳上果然有蛇的牙印,又紅又腫。我們趕緊扶著他下山。到了村里,大人們急壞了,把康強圍得水泄不通。有的說:“趕緊送醫院吧。”有的說:“我們村離醫院太遠,恐怕來不及。”大家七嘴八舌,只知道著急。“讓我來吧,我有辦法。”阿特從人群中擠出來,他拿出繩子綁緊康強的腳踝,擠出傷口上的血,用棉布將血擦去,然后俯下身子,用嘴吸出淤血,一口一口地吐出來。他又在傷口處敷上草藥,包扎好。康強終于轉危為安,大家才松了一口氣。正當康強的爸爸要感謝阿特時,阿特不知什么時候離開了人群。
榨季結束了,阿特也回越南了。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動著我,是阿特的愛傳遞著中越兩國人民的情誼。我想:愛心不分職業,不分國籍,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和諧、美好。
(532300 廣西崇左市大新縣雷平共和學校四〈3〉班)
(指導老師 李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