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體校時,我是寢室年紀最小的,加上平時又不太愛說話,很快就淪為被欺負的對象。一些室友訓練回來,就會叫一聲:“來,給我放松放松!”我就得上前,幫他按肩捶腿。
由于我成績冒尖很快,又不怎么和別人一起瘋玩,所以矛頭似乎都集中到了我身上,大家都以拿我“開涮”為樂。有人把我的自行車輪胎戳破,也有人在我被子上澆水。最過分的一次,是一個師兄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里!
一個周日,父親開車送我去體校。見我悶悶不樂,他問我:“劉翔,你老實告訴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眼含企盼地望著父親,半晌才吱聲:“你肯讓我放棄訓練嗎?”
其實話一出口,已經表明了我不想呆在市體校的決心。但我知道,我文化課已落下好多年,只有體育這條出路了。爸爸只要堅持讓我呆在市體校,我就只能繼續(xù)忍受現(xiàn)狀。
最終,父親把我從體校轉到了宜川中學,父親對母親道出了良苦用心:“劉翔成材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繼續(xù)在被壓抑的環(huán)境中硬忍下去,會給他留下心理陰影。不如換換環(huán)境,讓他緩一下,去普通中學讀書。”
父親的開明讓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勁:一定要為父親爭氣!
讓人欣喜的是,在宜川中學讀書的日子里,我的文化課沒落下,專項也沒有荒廢,比賽成績不降反升。這段歲月對十五六歲的我來說,可以說是成長途中的一處心靈港灣。也正是父親的這次“曲線戰(zhàn)術”,讓我等到了孫海平教練的垂青。
在我成長境遇中最困難、最壓抑時,父母無比體諒地“緩一緩”,讓我擁有了“柳暗花明”的新世界,讓他們擁有了一個“先成人后成材”的兒子。
特邀編輯/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