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特
得失面前,要學會衡量。
在南極,由于大海和陸地的交接處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覓食的企鵝返回陸地的時候,必須以一個冰窟為出口,往外跳躍。為了登陸成功,這些企鵝在起跳前,一般先要猛扎入大海3米多深,然后借助海水的浮力憋足勁從冰窟里一躍而起,爬上冰面。在企鵝的團隊里,領頭的企鵝不僅要對“出口”有準確的判斷力,還要有沖鋒在前的勇氣。
海豹是企鵝的天敵之一。一天,一只聰明的海豹發現了企鵝經常出入的一個冰窟后,就趴在冰窟旁守株待兔。不一會兒,領頭的企鵝猶如一枚炮彈從冰窟里“射”出來,由于速度很快,它越過海豹晃動的腦袋,在落到冰面的一剎那迅速站起來逃開。此刻,這只企鵝沒有發出一聲驚叫,以沉默掩蓋了自己的恐懼。緊接著,跟在后面的企鵝首尾相接地從冰窟里一一彈跳出來,有的從海豹的身邊溜過,有的從海豹的頭頂越過。海豹趁機張大嘴巴,左一下右一下地去咬送到眼前的“獵物”,最終,它叼到一只反應稍顯遲鈍的企鵝,然后潛入大海享用美味去了。
按理,領頭的企鵝看見海豹后,應發出信號,提醒后面的企鵝改變計劃。但它為什么要保持沉默呢?這是因為,假如它發出遇到天敵的信號,就會導致成員們由于驚慌而亂作一團,影響“登陸”計劃的順利完成。而倘若企鵝們一直被困在危機四伏的大海里,將會面臨更大的危險:要么它們會因體力不支,淹死在大海里;要么會遭到幾條鯊魚的圍追堵截,到那時死去的就不止一只企鵝了。所以,企鵝“首領”用善意的沉默穩定了“軍心”,鼓舞了“士氣”,甚至可以說拯救了整個企鵝家族,使其血脈得以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