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莫西·戴斯

蒂莫西?戴斯(Timothy Daiss)
翻譯/邵樂韻
“隨著其經濟的增長,中國很有可能在5年內取代美國成為菲律賓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菲律賓曾是亞洲經濟最發達國家之一,但20世紀末其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陷入谷底。如今,蔓延的失業、貧困和破敗的公共設施深深困擾著這個東南亞國家。然而,2007年可以說是菲律賓經濟發展的旺年。股市持續上漲,居高不下。自年初以來,菲律賓證券交易指數提高了23.4%,接近于去年全年增長量(47%)的一半。
今年第一季度,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穩固增長6.9%,預計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仍將保持一段時間。菲律賓的貨幣比索也是沖勁十足,尤其是較美元而言,6月初,比索對美元的匯率創下5年來最高,菲律賓政府也因此能夠大幅降低其外債數額。
這一系列成功主要還是得歸功于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且不管來自她政敵的反面意見,阿羅約在引入外資方面的積極舉措已經產生效益,其中包括開發大片的中國市場。近幾年,菲中貿易量連連攀升。如果把中菲貿易比作一支歌,那么,這首歌已“唱”得格外的響亮。
阿羅約頻頻訪華背后
這幾年,中菲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互信增強,雙邊貿易取得長足發展。
4月21日,菲律賓股市大漲。當天,正在中國訪問的阿羅約總統一日之內就貿易、科技和公共事業等方面簽訂了五項協議,其中包括一份同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寬帶網絡供應合同,價值160億比索(折合3.3億美元)。這項交易將把菲律賓政府所有的陸上通訊、移動通訊和互聯網需求整合到一個系統里。其他協定還包括第二階段水利水道改進項目,以及對芒果果肉和木薯淀粉的研究。據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長彼德?法維拉表示,這些協議中所需的組合投資數額達10億美元。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對此感到高興。美國駐菲律賓大使克里斯汀?肯尼要求菲政府避免操之過急,對“國有寬帶網絡的競爭性報價”還要慎重考慮。他說許多美國企業都強調競爭的開放度和透明度。
此外,菲律賓大使兼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唐納德?迪伊告訴筆者,他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但同時也存有擔心:“根據目前與中興通訊的交易來看,我們除了一紙協議并沒有其他實質內容。這項交易將是一筆貸款,我們是否有能力償還這筆錢?還有,我們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項目?”在迪伊看來,該協議包含了政府間貸款,也叫軟貸款(借款國可用本國軟貨幣償還的貸款)。他懷疑這是否真的對自己的國家有利,并且建議對協議進行更具體細致的核審。
當一些人在那里嘟囔時,阿羅約總統卻再一次啟程,繼續尋求外資的注入。6月6日,她率領菲律賓代表團來到成都,會見了四川省省長蔣巨峰、成都市市長以及當地商界領導人,并強烈希望他們把菲律賓當作一個后勤伙伴。“在菲律賓進行原料采購和低端產品的零部件加工,可以幫助中國大陸增強其競爭力。”阿羅約說。她還表示菲律賓“能夠在推動網絡進程、提供連鎖服務甚至貨運服務方面為成都做好后勤工作”。
阿羅約的這一聲明目的在于為菲律賓國內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使四川企業更具競爭力。在這次阿羅約的一日訪問中,成都市市長還邀請菲律賓在成都市設立一個領事館辦公室。結束成都行之后,阿羅約又和代表團飛往重慶,并在重慶-菲律賓貿易投資論壇上發表了講話。她通過貿易、投資、服務業以及旅游業等渠道加強了同這個世界最大城市的聯系。阿羅約希望菲律賓能成為出入重慶港的主要成員。重慶港是長江內陸航道的一部分,不久將能容納遠洋船只。同樣,重慶市市長王鴻舉也邀請菲律賓在渝設立領事辦事處。
6月18日,阿羅約總統的訪華之旅收獲了豐碩成果。中遠集團首席執行官魏家福致電阿羅約總統:這個船舶巨頭計劃在菲律賓的甲美地省投建價值30億美元的航運設施,作為其在東南亞的主要停泊點。這個工程預計將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中遠集團是世界最大航運集團之一,總資產達170億美元,擁有600種類型的航船,在160多個國家的1300個港口都有停泊處。
至今為止,阿羅約總統已經兩度到北京進行國事訪問,并到中國的其他地方做了商務訪問。中菲貿易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阿羅約的努力,而中菲貿易的實質還是農業,或者說是農業綜合企業(包括農業設備、用品的制造、農產品的產銷、制造加工等敚并且這些舉措確實打開了一個雙贏的局面。簡單來講,就是中國需要農業發展的推動,而菲律賓需要外資和工作機會。
今年年初,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對菲律賓進行的國事訪問中說道:“中國正在全世界范圍內進口和生產日用商品——包括金屬、能源、農作物等,以支持發展中的經濟。”溫總理表示,國內谷物產量的下降對于中國的國家安全是一個威脅,城市的擴張也導致了大量農田的流失。
在溫家寶的此次訪問中,共有19項中菲農業綜合企業項目得到了簽署,總價值達到2.4億比索。
另一項農業協議提到了在今后5至7年內的一系列投資保證,其中包括允許中國吉林富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8.3億美元在菲律賓100萬公頃的土地上種植雜交小麥、雜交大米和雜交高粱。
菲律賓農業部長黃嚴輝(Arthur C.YAP)在一次簡報發布會上說:“北京把當下稱為菲中雙邊關系的黃金時代,這些投資交易就是很好的證明,同時也預示了菲律賓在農業現代化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中把中國當作了一個戰略合作伙伴。”
種種阻撓和新的進程
和中菲寬帶網絡供應協議一樣,其他協議的簽訂同樣受到了阻撓。不久前,幾個代表菲律賓農民和漁民的團體聲稱這些協議會侵害到菲律賓的國家主權。一些選舉區的省級長官則設法平息抗議,他們預計那些團體會發起運動來抵制菲律賓農業部和中國投資的項目。
事實表明,在這個擁有8600萬人口的國家,政治往往是艱難、危險,甚至是致命的。就在5月份的全國選舉期間,包括正式決選當日,共有126人被殺,另有1000多人在相關暴力事件中受傷。死者中有的就是被政治對手加害的競選者。
根據省級長官們的說法,抗議中菲農業綜合企業交易的那些團體正企圖阻撓阿羅約總統引進外資的積極舉措。
直至最近的6月14日,這場爭斗仍在延續。那天,菲律賓一些報紙整版的廣告版面都被一個叫KME(Kilusang Makabansang Ekonomiya,“國家經濟運動”)的組織包攬,抨擊菲律賓農業部。廣告上稱:“最不能讓人忍受的莫過于菲律賓政府正扮演著出賣土地的角色,這違背了憲法的精神。”
對此,菲律賓農業部長黃嚴輝予以了回擊,表示這些協議非但不會威脅到國家的食品安全,同時還將要求中國企業留出30%的糧食產量賣給菲律賓的國內市場。至于廣告上所說的農田使用違背了憲法,更是無稽之談。雖然憲法禁止外企擁有菲律賓的土地權,但是這些協議并不是將土地出賣,而僅僅是出租給中國。
不過,種種阻撓都沒有使阿羅約總統放棄引入中國資金。據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長法維拉說,7月18日,來自重慶市的一個200人代表團訪問馬尼拉,在旅游、礦產、制造業方面尋求合適的投資機會。
接待重慶代表團的迪伊大使說,阿羅約總統近期的訪華之行是一次先發制人的商務之旅,菲律賓需要更多的外資來支持本國的經濟增長。他在最后總結道:“隨著其經濟的增長,中國很有可能在5年內取代美國成為菲律賓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作者為居住在菲律賓馬尼拉的美國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