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隆
將朋友舉薦給正在招納人才的團隊曾經被認為是值得鼓勵的壯舉。但現在,這個信條正在慢慢遭遇被否定的冷遇,在將朋友帶進自己就職的公司前,很多人難免要遲疑一下,這樣做的利弊何在?
是朋友?是敵人?
友情會經受住公司里的競爭壓力嗎?利益的沖突是否也能扛過去7最后會不會因為沖突而尷尬不已?這些問題從一開始就出現在朋友之間,往日平等的關系開始變化,在權力與利益中間,朋友之間的地位與身分出現了差別。正是這些,讓單純的朋友向同事關系轉變過程中,總會遇到尷尬。
兩年前,在公關公司上班的方潔將她的好友推薦給了公司,這件事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活。“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最初在公司時也是這樣,一起做策劃、交流工作信息與資源,我當時想的確實也是這樣,她作為朋友,我對她幾乎不存在競爭意識和防范思想……”方潔這樣說。事情的變化來自于朋友的升職,在進入公司1年之后,朋友升職做了她的頂頭上司。事情開始有點不對勁了,往日笑嘻嘻的朋友開始變為嚴肅的上司。“那種感覺很不好,你知道當一個朋友對著你責備甚至呵斥時,那該是一種怎樣的難過心情。”3個月之后,方潔毅然離開了公司。這個下午,當她談起往事時,神情淡定豁達,沒有嫉妒,也沒有反目成仇,只是,友情疏遠并離開了。職場建議:久經職場歷練的成功者常會說,“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偉大的友誼能經受住一切考驗,事實上,沖突無處不在,因此,舉薦朋友需要勇氣。當你真正拿出勇氣時,那么,恭喜你,你們已經成功了。”研究表明,最要好的朋友成為同事之后,往往能比與普通同事的合作創造出更多的業績,這之中的原因,就在于友情的存在提升了相互間的默契與榮譽感。
是好友?還是戰友?
現代管理機制往往采用團隊的形式去完成一個任務,原因在于,人們認識到,這樣一個組織經過有效的融合之后,能夠最大效率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使任務得到完美的解決。而在所有的團隊中,一種相互信賴和共同的使命感是讓團隊力量得以發揮的最核心因素。而這,正是友誼的奧秘所在。所以,人們注意到,朋友之間合作共事時,因為對彼此的尊重和依賴乃至友情道德上的激勵作用,他們往往會取得不俗的成就。故事剛開始的時候,作為一家跨國公司研發部某項目負責人的一位老兄,將自己的同學挖到了公司。他們在一起,就如同大學里共同做實驗一樣親密合作,相互之間以極高的默契推進著項目的進度。一種并肩作戰,共同進退的感覺讓他們彼此體會到男人間友誼的強健力量。項目完成之后,朋友的才華得到認同,升職成為另一個項目負責人。
“將他挖過來和我一起做事是我迄今最重要的決定之一。”這位老兄笑著說。此后不久,在一個意外的機會下,兩個人雙雙離開當時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企業。萬事開頭難,在資金、客戶、市場推廣上都遇到了問題,但是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的他們并沒有退縮,最后得到了銀行的高額貸款并在同行中高薪招聘人才,經過不懈的努力最后順利地度過了難關。他們一個做銷售,一個依然是負責研發,經過兩年的努力,他們在業界的成績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職場建議:一種偉大的勇氣也就意味著,既然舉薦朋友,那么就早已明白你們將會遇見什么難題,并有信心對它一笑而過。有些友誼的原則仍然是適用的,比如寬容、比如信賴、比如勇于承擔責任且相互擔待。只有豁達的胸懷,才能在單純的朋友和同事這兩層關系中自由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