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其
清朝末年,新鎮縣有個窮秀才,靠擺拆字攤過日子。
有一天,他把攤子上的幾張紙卷都寫上一個相同的字,請人來測。
第一個來的是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農夫:秀才一看,就知道他是因生活困難而來的。于是便拿出一張紙卷打開,對他說道:“我把這個字拆成兩個字,左邊的長柴,右邊的長米,”說著他在左邊的字頭上加了個“此”,又在右邊的字頭上加上兩點,然后又說:“只要你今后勤勞節儉就吃穿不愁了,”那農夫聽了后,點著頭,掏出身上僅有的10文錢,笑嘻嘻地走了、
第二個來的是個生意人。此人來時滿臉不悅。秀才知道他一定是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了,于是也拿出一張紙卷打開對他說道:“我將這個字拆開成兩個字,左邊的轉‘平,右邊變‘和。說著他將左邊的字顛倒過來,并在上邊加上一橫;又在右邊的字上邊加上一撇,還在旁邊加上個“口”字,這樣便成了“平”、“和”二字。接著,他對生意人說道:“今后遇事只要心平氣和,煩惱自然就少了。”生意人聽了,心甘情愿地留下一些碎銀,樂呵呵地走了。
第三個來的是個鄉紳。此人橫行鄉里,作惡多端,人人痛恨,秀才早就有所耳聞。他知道這家伙來測字,一是希望做官,二是希望發財。于是秀才又拿出一張紙卷打開,對他說道:“我將這個字拆開成兩個字,左邊的升官,右邊的發財。”說完,連看也不看鄉紳一眼,就在左邊字的旁邊加了“官”字,在右邊字的旁邊加添了個“才”字,鄉紳一看,氣得當場昏了過去。親愛的讀者,你能猜出窮秀才的紙卷上寫的是個什么字嗎?
謎語點擊《謎樂慶元宵》的謎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