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一個美麗的名字,創造的也正是跟美麗有關的事業。在她的手上,誕生了世界著名的化妝品公司——玫琳凱公司。從最初的小店面,到現在已經將業務拓展到37個國家,銷售組織高達75萬個,2000年的銷售額達到130億美元的大公司,這是她45歲開始創業的結果。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女子,她的傳奇和毅力已經永遠鐫刻在人類的歷史之上了。
5000美元起家的離婚女人
1918年5月12日,玫琳凱出生于美國德州休斯頓市,她從6歲開始照顧患肺結核病臥床的父親,母親則在一個餐廳中每天工作14個小時。母親對生活非常樂觀,幾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給她鼓勵,從學校的功課到課余時間賣小零食賺錢,“你能行”是媽媽最常說的一句話。這種自信一直陪伴了玫琳凱的一生。
17歲那年,高中畢業的玫琳凱和當地的羅杰斯結婚了。這時正是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了支撐家庭,玫琳凱開始了她的銷售職業生涯。最初,她銷售兒童心理書籍,靠著堅韌的性格和善于與人交往的優勢,做得非常出色。
但不久以后,她決定改變方向,試圖尋找一家能提供一系列產品的公司。她把目光放在了直銷家用器皿和清潔劑的斯坦利家用產品公司上。她在這家公司的業績依然十分優秀,被提升為經理,并且是常勝的銷售冠軍。但是她的天賦被浪費了——公司是男人的天下,她的意見和建議只會遭到嘲笑。就在玫琳凱深感困惑的時候,又一樁痛苦降臨了。玫琳凱的丈夫服完兵役回來后堅持要離婚,盡管玫琳凱也知道自己的婚姻不幸福,然而對于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來說,婚姻失敗對玫琳凱打擊很大,她一度形容那是自己人生的最低點。
1938年,20歲的她把家搬到了達拉斯,在那里,這位年輕的單身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并沒有停滯不前,盡管日子那么艱苦,她還是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她的大學學業HtNnCBFUwHikmGJQARlWWQ==。為維持家里的種種花銷,她找了一份家庭日用品銷售的工作。為激勵自己努力工作,她把自己每周要銷售的肥皂數量目標寫在衛生間的鏡子上,每天早上起床就能看到,不斷加大自己的壓力。
11年后,因為刻苦和努力,玫琳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銷售經驗,她轉到了一家叫作“禮物世界”的直銷公司。由于勤奮工作與業績突出,她成功地在公司主任委員會里贏得了一席之地,并且把公司的銷售區域擴展到43個州。1963年,公司為她聘請了一位助手,但所付年薪高出她本人的一倍,只因為助手是個男人。玫琳凱不能忍受這種輕視婦女的行為,一氣之下便辭職回家。這時她已45歲了。
退休后的玫琳凱打算寫一本書,指導女性如何在男性統治的商界里生存。她在自家的餐桌上列出了兩個寫作提綱:一個是她在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公司里看到的好的東西;另一個是她認為應當改進的東西。
在看這些文字時,玫琳凱的靈感突然降臨了:既然自己有這么多的經驗和想法,為什么不自己開一家理想的新型公司呢?它將是無數女性實現自身價值的載體。玫琳凱想到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種護膚品非常有效,便準備開辦一家特別的化妝品公司,它將不僅滿足顧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滿足女性個人成就的愿望,這是一個圓夢的公司。1963年9月13日,在兒子理查德的幫助下,玫琳凱傾其積蓄——5000美元成立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成功之路總是荊棘密布,就在玫琳凱的公司要開張的一個月前,她的第二任丈夫因急病驟然去世。大家都勸說玫琳凱等待一段時間再開始事業,然而倔強的她還是出發了,而一個傳奇也就此誕生了。
美夢成真——只要你肯努力
1963年9月13日星期五,一個西方人認為不吉利的日子,剛剛失去丈夫的玫琳凱開始在達拉斯的一個約46平方米的店面里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玫琳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公司,最初的職員只有她和兒子理查德及9名美容顧問。玫琳凱直銷的化妝品來自于她從自己美容師手中買下的一種美容配方。
玫琳凱說:“許多人開創新事業是為了賺錢,但這絕不是我的主要動機,并不是我相當富裕而可以不在乎錢,我只是認為這個事業必須成功,否則我將沒有第二次機會開創自己的事業了。”因為這時她已經是祖母了。
1976年,玫琳凱公司正式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這是第一次由女性擁有的股票上市公司。
此后,公司的業績越來越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美國最大的護膚品直銷商。《財富》雜志三次把玫琳凱公司列入全美最好的100家公司,是女性最佳選擇的10個公司之一。
玫琳凱自己也認為,在她的整個事業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許多女性成功。因為玫琳凱知道,女性特有的直覺與本質,如果能夠加以妥善的發揮,并且得到適當支持,她的成就將是無可限量。
美國《福布斯》雜志將玫琳凱與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汽車大王福特、軟件大王比爾·蓋茨等人士相提并論,稱他們是200年來20位全球企業界最具傳奇色彩并獲得巨大成功的人物,而她是其中惟一的女性。
(蔡 凡摘自《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