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機器人,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幻片或者高科技;提起造機器人的人,人們肯定也會想到高級工程師或者科研人員??茖W家造出機器人,這不新鮮,可是吳玉祿——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小學沒畢業,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甚至連乘法都不會算,竟能用幾塊破銅爛鐵鼓搗出26個機器人,這還真叫稀奇。
吳玉祿造的機器人,乍一看像一群怪物,“他們”全是用鐵絲、線圈、大小齒輪組成的,有大有小。雖然個個外表粗糙甚至有點丑陋,可是很實用、能干活。其中最復雜、最漂亮的一個有1米高,“長”著一張討人喜歡的娃娃臉,還“穿”著小花裙子。“她”能用打火機給你點煙,能從茶幾上拿茶壺給你倒水,能幫主人擰燈泡——老吳給“她”起名“超級吳老五”。像對待孩子一樣,老吳為自己制造的每個機器人孩子都取了名字,依次是“吳老大”“吳老二”“吳老三”等等。這些機器人各有專長:老大能跳舞,老二會跳高,老三會爬墻……走得最快的是老四,“他”經常拉著吳玉祿去街上買菜。功能最多的是“超級吳老五”,“她”的身材很特別,一只獨臂長在胸膛上,全身布滿齒輪、電線和鐵絲,瘦骨嶙峋,兩只腳像兩個蒲扇。據說,這家伙有8個電機和16路遙控,通過安裝不同的機械手,可以完成10項不同的任務。
制造機器人,老吳起初只是為了自娛自樂。幾年前,他從電視里看到一個介紹機器人的節目,立即被迷上了,決定試一試。可造機器人首先要畫圖紙,吳玉祿心想:“我畫不了正規的圖紙,就畫我自己能看懂的吧?!眻D紙有了,吳玉祿又到處去找材料。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廢品收購站就成了吳玉祿常常光顧的地方。老吳造機器人從來沒看過什么書,他說:“看也看不懂,那些公式什么的我弄不明白,更沒錢去買參照品,全是憑自己琢磨。有時候來了靈感,就把整個機器人的制作方法從頭想到尾,弄得一宿也睡不著,第二天起來就動手干。剛開始造得也不太成功,造出來的機器人不會抬腿,只能拖著地走兩步。后來摸到了竅門,造出來的機器人一般都能一次成功?!?br/> 為了這股子愛搗鼓的勁兒,老吳也付出過慘重的代價。有一次,他制作了一個調壓器,不料,晚上家里人都出去的時候,超高壓引起了火災,把家里的東西全燒光了,連房頂都塌了下來?,F在老吳家里的房子是新蓋的,到現在還為此欠著債。
因為缺少資金,吳玉祿在家里造機器人總是不那么理直氣壯,常常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不過,這些困難都不算什么,吳玉祿最大的煩惱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知識太貧乏了。有一次看一個說明書,其中有一個“2/5”的內容,吳玉祿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問了別人才知道,中間那一條斜杠是“除號”的意思。造機器人時,比例、尺寸、曲度、坡度等經常要用到一些計算,老吳不會算,只好自己反復用手工嘗試,出了不少冤枉力。有時候實在不行,他就只好去問在學校當老師的親戚。吳玉祿說:“如果我肚子里的墨水再多一點,造的機器人肯定比現在的好得多。”
很多機器人制造方面的專家都說:“造機器人主要是靠程序和軟件,吳玉祿用破銅爛鐵造出能干活、能說話的機器人真是不可思議!”現在,吳玉祿憑著他的手藝在中央電視臺做道具?!扒耙欢螘r間科學院給我打電話,讓我辭了電視臺的工作去科學院工作呢!”吳玉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已經琢磨出門道了,下一步,我就造一個有四肢、有頭腦,和真人一模一樣的機器人。”
(陳思薦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