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是一家海關邊防檢查站的站長。這天,他收到了一封匿名舉報信:“據可靠消息,明天早上8點,將有一名叫文康的文物走私分子攜帶一個價值20萬元的宋代官窯——月香瓶出境。那個花瓶已被文康涂上一層石膏,外部看就是普通的花瓶,切記切記!”
南丁對這封舉報信高度重視,當即組織人手,對第二天的出關人員嚴格檢查。
一個個出關人員安全過關,南丁不由有些泄氣,難道是那個舉報人開了個惡意的玩笑?忽然,一個紅木箱子呈現在他的眼前。經身份證檢查,紅木箱子的主人就是文康。
南丁吩咐工作人員打開了木箱,果然有一個大瓷花瓶放在箱中。那花瓶的體積比一般花瓶大,顏色鮮艷,而且重量也很沉甸。果然有蹊蹺,南丁從花瓶底部撕下一張蓋滿瓷膏的薄膜,于是,一只陳舊的傷痕斑斑的古瓶就現了出來。
文康的臉色一下變得死白。檢查員們驚奇不已,他們想不到站長竟然有這種眼力,能夠看出花瓶中還有花瓶!
一個檢查人員說:“要不要請個鑒別人員來鑒別一下?”
南丁莫測高深地說:“不用了,我知道這是一只宋代出土的官窯,叫月香瓶,價值20萬元?!?br/> 文康當即嚇得打起哆嗦來,說這花瓶是他家祖傳的傳家寶,由于經濟困難,準備帶到國外去換筆錢花花,既然不能帶出去,他只求檢查站千萬不要沒收它,怎么罰款他都無怨言?!昂冒桑蔷桶凑找幎?,罰款兩萬元!”
文康連聲“謝謝”,當即領了罰款單,抱回花瓶,面無表情地回去了。
此事過后,南丁一直沒有忘記那個寫舉報信的人。他是誰呢?如果找到他,當以單位的名義給他嘉獎。只是,幾個月過去,一直沒有他的消息。
這天,南丁在辦公室,忽然一個穿戴整齊的中年男子走進來,將一張紙片擺在他的面前,怒氣沖沖地說:“南站長,我要控告你們檢查站合謀騙取公民錢財!”南丁大感驚詫,看了看,那紙片竟是幾個月前開給文康的罰款單,就問他:“到底怎么回事?”
于是,中年男子說起了原委,他是一個文物收藏愛好者,3個月前,有一個叫文康的家伙向他出售一只宋代月香瓶,要價20萬元,并以邊關檢查站開具的罰款單為證。他想既然檢查站說它價值20萬元,那就一定貨真價實了,便買下它來,哪知前兩天請一個文物鑒定家看了看,竟然說它是一個贗品,最多價值500元。隨后,中年男子呈上了那只花瓶,南丁看了看,正是上次那只花瓶。
正在這時,助手拿來一封信,南丁一看,和上次那封舉報信一模一樣的字跡,只不過署名再也不是匿名了,而是文康。信上說:“站長先生,感謝你送了我18萬元!”
?。▌⒐]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