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檔案:李昌鈺,著名華人神探,1938年出生于江蘇省如皋縣,曾擔任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廳長,是迄今美國警界亞裔人士中任職最高者,獲得了800多個榮譽獎項,因屢破奇案被譽為“現代福爾摩斯”,堪稱美國警界的傳奇人物。2001年被美國《亞裔雜志》選為在上個世紀最后10年最具影響力的100名亞裔人士之一,現為美國三所大學的終身教授。
2006年5月,我應邀到廣東警官學院講課。臺下有學員友善地問:“請問李博士,你這一生是否結過兩次婚?”我笑答:“其實,我結過三次婚,兩次是和太太,另一次是和事業……”在我心里,妻子和事業的地位是等同的,自己忙碌而坎坷的一生中,妻子給予的支持和鼓勵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
1961年4月,我在臺北警察局外僑組工作,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宋妙娟。妙娟是在馬來西亞出生長大的華僑姑娘,當時在臺灣師范大學攻讀教育學位,她的睿智與談吐非常吸引我。1962年春天,我和她在臺北辦理了結婚手續。妙娟大學畢業不久,我就辭去了警官的工作,和她一起回馬來西亞老家。
一年后,喜歡“跋涉”的我又作出人生中一個重大抉擇——去美國攻讀博士。許多朋友非常惋惜:“你們為什么要選擇離開馬來西亞?你已經是頗有影響力的報紙的總編,你太太也已經升任為婦女部部長,何必去美國自討苦吃?”在這關鍵時刻,妻子深深地理解想有一番作為的我,給了我堅定的支持。
我帶著身上僅有的50美元,偕同妻子開始了在美國的艱難打拼,那些日子尤其值得回憶。當初,我們住的公寓內只能放下一張床和一張書桌,這些簡陋的家具都是從廉價的商店里買回來的。即使這樣,妻子也沒有一絲怨言,她節省每一分錢,用聰慧把捉襟見肘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隨后,我報考了紐約市立大學化學系,從大一開始念起,一直念到碩士。1975年,我用一年的時間拿到了法庭科學的博士學位,這是讓老師和同學都瞠目結舌的速度,因為一般美國學生需要三四年時間。我的成績讓美國人對黃皮膚的中國人刮目相看。
1979年,我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刑事化驗室主任,是首席鑒識專家。在隨后的警界生涯里,忙碌成為我唯一的朋友,每天能留給妻子的時間幾乎只剩下早上上班前,我特別珍惜這些時間。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會一邊聽錄音電話一邊喝妻子泡的茶,接著坐在桌子前吃早餐,三分鐘后在妻子的注視下離開餐桌,發動汽車準備上班。每每這時,汽車的倒車鏡會出現妻子奔跑的身影,“你忘記帶茶葉了,還有午飯……”40多年來,她是我生命中的親密伴侶,我不知道如果沒有她,自己的生活會亂成什么樣子。
在這么多年的破案生涯里,我養成了一個很特別的習慣,那就是破案前一定要喝一杯妻子泡的茶。我喜歡喝烏龍茶,妻子總是挑選上等的烏龍茶尖,用沸水沖泡。那套古色古香的茶具也是妻子精心挑選的。在思維煩亂、頭腦發漲時喝上一杯飄著香氣、略帶苦味的清茶,我會頓覺神清氣爽。仔細回想自己破過的這么多案件,竟是無一例外地喝烏龍茶。連我的助手也連連感嘆:“做中國人真的很幸福!”
我們家從來不請傭人,全是妻子一人忙里忙外,她會像稱職的秘書那樣,每天記錄下我的電話、郵件及來函,不會出絲毫差錯。如果我在家吃飯,她就親自下廚燒菜。我和她晚飯也就只燒一道菜,過著簡單快樂的平凡家居生活。
從警近30年中,我共參與調查、破獲案件8000多宗。一些犯罪分子視我為眼中釘,我曾問妻子是否擔心過自己的安全,妻子的回答讓我感慨萬千:“我從來沒有擔心過,人生死有命。我們到這個世界走了一趟,能為人類做點事情,留下些痕跡,我已經很滿足了。”她不僅這樣說,而且經常勇敢地和我一起去現場辦案,或拍照,或詢問,回到家后和我討論案情。她反應敏捷,很多時候,她的見解成了我開拓思維的出入口。
半生緣,一世情。妻子不僅在事業上是我的幫手,而且為我培養了兩個優秀的、事業有成的子女,兒子孝約在美國做牙醫,女兒孝美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副總裁。每當兒女攜帶家眷回家探望我們時,我都會覺得自己這一生非常幸福。
(周嬋薦自《女子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