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發達國家的大都市有“紅燈區”,只是無緣也無膽看上一眼,說起來真夠“土老帽”的。當年,在韓國做訪問學者,離漢陽大學不遠,有一個叫“清涼里”的地方,那里的“紅燈區”非常有名,但終究沒敢去看。
這一次,我有機會來到德國西部小城卡爾斯魯赫,一名在此攻讀博士學位的校友告訴我,在卡爾斯魯赫大學主樓對面的一條街上,有一段就是“紅燈區”。
在我“強烈”要求下,校友鼓起勇氣陪我走了一遭。這是一條非常狹窄但很長的街道,一大半地段住著普通居民。在挨著大馬路的一端,大約有五十米長的地段,兩端有墻隔著,車輛不能通過。街的兩邊多是4層樓房,外表與普通居民樓有所區別。各幢樓房的門燈都是紅顏色的,有一種“小紅燈籠高高掛”的味道。幾乎每個房間都亮著紅燈,頗有幾分像中國人結婚的“新房”。街道兩邊一層臨街面有不少大櫥窗,坐著一些身著比基尼的女人。乍一看,她們就像是商店櫥窗里的廣告模特,定睛一瞧都是大活人,屬于那些明碼標價的妓女。
“紅燈區”的街道上冷冷清清,根本沒有想像的那種彪形大漢“守護”,只是在陰暗處有個別人在徘徊,可能是有心沒膽的,也可能是有膽沒錢的。
就外表而言,卡爾斯魯赫的“紅燈區”除了一些“行業”標記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無論是對附近的居民,還是對在工程方面很有名氣的大學,都沒什么“不良影響”。
卡爾斯魯赫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幾乎沒人光顧此地,更沒有發生過在校大學生將妓女帶回宿舍過夜的新聞。其實,該校的部分學生宿舍,還真在“紅燈區”附近。
德國最有名的“紅燈區”在漢堡,歐洲最有名的“紅燈區”則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比起它們,卡爾斯魯赫的“紅燈區”算不上什么,僅僅是我所見到的冰山一角。
妓女在德國的影響并不算小,德國現有妓女40萬人,每年的營業額達20億馬克(約合70億元人民幣)。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
近年來德國議會一直在討論,是否給予職業妓女法律上的保障。我聽說德國通過了相應的法律,妓女也同其他行業的員工一樣,享有退休金和失業保險等待遇。
妓女做的電視廣告,好像不止一個臺播放,時間當然是在午夜時分。
也許是少見多怪,我與德國人交往時,從來沒有聽他們談論女人、性之類的話題。在他們眼里,一切都是正常的。
“紅燈區”、妓女之類的問題,在德國并非與“骯臟”、“無恥”、“下賤”連在一起。多數人雖然對此不屑一顧,但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也就見怪不怪。
在柏林留學多年的中國學生告訴我,有的室內游泳池,每月專門有一天,所有的游泳者必須裸泳,否則不得入內。還有人說,在夏天,如果陽光充足的時候,到河邊散步,說不定身邊的某個女士會旁若無人地脫光衣服,趴在地上曬屁股。
有人說,東方的政治文化是餃子,構成餡的東西都在里邊,外邊則用單一的皮裹著;西方的政治文化則是比薩餅,所有的餡都露在外邊。其實,在性觀念上,東方的也是餃子式的,西方的同樣是比薩餅式的。
(楊冰薦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