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史上最大一筆土地買賣
打開美國地圖,你會發現在美國本土之外,隔著加拿大還有一塊廣闊的美國“飛地”——阿拉斯加。在1867年之前,阿拉斯加屬于沙俄。沙俄為什么要賣掉阿拉斯加呢?
1741年,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發現阿拉斯加,俄羅斯宣布擁有阿拉斯加主權。阿拉斯加位于北美大陸西北端,1/3的面積位于北極圈,氣候嚴寒,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因人煙稀少,納入版圖100多年來阿拉斯加沒有為俄國帶來任何金錢貢獻,反倒要貼錢派駐軍隊。
從1853年到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受到英法聯軍沉重打擊,國庫幾乎被軍費洗劫一空,使俄國“希望看到強大、統一的美國抗衡英國”。所以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俄國與英國完全相反,全力支持北方的林肯政府統一國家,并于1863年9月派兩支艦隊分別駛入紐約和舊金山,成功粉碎南方艦隊的攻擊計劃。遭遇財政危機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定把不掙錢的不毛之地阿拉斯加賣給盟友美國,他派特使到美國暗示美國人,由后者要求俄國出賣阿拉斯加。據說,為了讓美國人覺得物有所值,俄國花了10萬美元賄賂,收買美國的新聞記者和政治家,由他們說服美國國會“慷慨解囊”。
俄美于1867年3月30日正式簽訂購買阿拉斯加的條約。阿拉斯加總面積達151.88萬平方公里,720萬美元的售價占美國當年一年支出的2.6%,相當于每平方公里4美元74美分。
俄羅斯人后悔不已
在19世紀,還無人知曉阿拉斯加的真正價值,如此廉價的買賣在美國競遭到強烈反對。
然而,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西沃德認為,阿拉斯加潛在的長遠意義絕非金錢可比。經過激烈爭論,國會終于批準條約,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筆土地買賣完成了,美國的領土面積暴增20%,美國從此成為名正言順的大國。
阿拉斯加這塊“不毛之地”擁有豐富的寶藏,森林面積達14,000萬公畝;金、銅、鉑、銀、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儲量極大。1896年,在阿拉斯加克朗達克地區的富礦脈,礦工們一鍋就能淘出價值4美元的黃金。到1906年,當地黃金產量達到頂峰,價值2136.5萬美元,幾乎可以買3個阿拉斯加。據最保守估算,美國人得到阿拉斯加的頭50年,從這塊土地上得到的純收入就超過7.5億美元。
沙皇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廉價“處理”的阿拉斯加成了美國的一塊“寶地”。難怪,俄羅斯人至今還在心疼阿拉斯加呢!
如果美國沒有購買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更重要的價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顯現出來。
1941年,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1942年又出兵占領距離阿拉斯加不遠的阿留申群島以北的兩個島嶼。這時美國人猛然意識到,阿拉斯加處于日本和遠東通往北美、北歐最短的路途上,又是美蘇距離最近的地方,最西端離前蘇聯只有50英里,日本人有可能借道阿拉斯加從北進攻美國本土。此時,他們才認識到那塊遙遠的土地竟然關系到美國的安危,因此阿拉斯加不僅成為美國人的“最后前線”,也成為支援前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后方。
如果沒有阿拉斯加,美國將距北極遙遙數千里。有了阿拉斯加,美國就是舉足輕重的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除了經濟與軍事意義之外,阿拉斯加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因為阿拉斯加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科學家觀測和研究地質構造、極地生物與生態環境等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天然實驗室。
(李 雷摘自《青年時代》)